0%

杂曲歌辞。携手曲

2025年07月05日

携手共惜芳菲节,莺啼锦花满城阙。行乐逶迤念容色,
色衰只恐君恩歇。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田娥

译文

携手共惜芳菲节
我们手牵着手,一同珍惜这百花盛开的时节
莺啼锦花满城阙
黄莺啼鸣,繁花似锦,开满了城楼宫阙
行乐逶迤念容色
我们漫步游玩,曲折前行,心中却忧虑着容颜老去
色衰只恐君恩歇
只怕容颜衰老后,你的恩宠也会随之消逝
凤笙龙管白日阴
凤笙龙管的乐声在白天也显得阴郁
盈亏自感青天月
就像天上的明月,圆缺变化只能独自感受

词语注释

芳菲节:指百花盛开的时节。芳菲,花草的芳香。
城阙:指城门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楼。阙(què)。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这里指漫步游玩。逶迤(wēi yí)。
凤笙龙管:指精美的乐器。凤笙,笙的美称;龙管,笛的美称。
盈亏:指月亮的圆缺。盈,满月;亏,缺月。

创作背景

关于《携手曲》的创作背景考析

一、历史语境中的芳菲隐喻

此诗当属南朝梁代杂曲歌辞体系,考《乐府诗集》卷七十六载,梁简文帝萧纲首创《携手曲》调式。诗中"芳菲节"意象,实暗合南朝贵族"三月三日丽人游"的祓禊传统。建康城中士女携手踏青,恰如《荆楚岁时记》所载"江左诸人,每至春日,相携新亭饮宴",锦花满城之景,正是南朝偏安风雅的缩影。

二、宫体诗风的审美投射

"行乐逶迤念容色"句,显见梁代宫体诗特征。据《梁书·简文帝纪》载,萧纲尝言"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此诗将男女情思与自然意象交织,恰是其"情灵摇荡"文学观的实践。龙管凤笙之乐,白日盈亏之叹,皆可见宫廷宴游中渗透的物哀美学。

三、月意象的双重象征

末句"盈亏自感青天月",既承《古诗十九首》"三五明月满"的比兴传统,又暗含政治隐喻。梁武帝晚年佞佛怠政,侯景之乱前夕,朝臣常有"月晕围城"之谶。诗人以月之圆缺喻君恩无常,恰如《南史》所记当时贵族"每对明月,忧思难忘"的集体焦虑。

四、音乐文学的跨界呈现

考《隋书·音乐志》,梁代清商乐盛行"弦歌相和"的表演形式。此诗平仄流转如"白日阴"三连仄的刻意安排,正合《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的歌唱需求。龙管凤笙非虚指,实为当时吴声西曲常用之笙箫伴奏器。

按:此诗虽托男女之情,然字里行间可闻建康暮鼓。当是梁大同年间(535-546)宫廷文人所作,既承齐梁体之绮丽,又启陈隋调之哀艳,堪称六朝乐府向唐诗过渡之典型样本。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携手曲》以细腻婉转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盛景与哀情交织的画卷。开篇"携手共惜芳菲节"二句,铺陈出满城繁花、莺啼婉转的春日盛景,却暗含"芳菲"易逝的隐喻。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惜'字为全篇诗眼,旖旎风光中已伏衰飒之根"。

"行乐逶迤念容色"陡然转折,以逶迤曲折的笔法道出女子隐忧。吴小如《诗词札丛》评此句:"'逶迤'二字既摹行乐之态,复写愁思之绵长,双关之妙令人击节"。后句"色衰恐君恩歇"直白道破封建时代女性"色衰爱弛"的集体焦虑,与李白《妾薄命》"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形成跨时空呼应。

末联"凤笙龙管白日阴"以乐景写哀情,管弦喧阗中白日忽阴的意象,被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誉为"用光影变幻浓缩人生无常的典范"。结句"盈亏自感青天月"将情感升华至宇宙维度,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解此:"以月之圆缺喻恩宠无常,个体悲欢与永恒天道形成震撼对话"。

全诗在空间上由城阙至青天,时间上从芳菲节到月盈亏,构成宏大的艺术框架。程千帆《古诗考索》特别称许其"以绮语写悲情,在六朝乐府传统中开出深刻的人生咏叹",这种"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手法,正是盛唐诗歌向深度转型的典型例证。

点评

**诗词原文:**  
携手共惜芳菲节,莺啼锦花满城阙。行乐逶迤念容色,  
色衰只恐君恩歇。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名家点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  
   "携手曲"以芳菲之景起兴,而结于盈亏之感,可谓"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末句"青天月"之喻,尤见诗人对恩宠无常的深刻体悟,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  

2. **沈德潜《唐诗别裁》**:  
   此诗绮丽中寓警策,"色衰"一语道尽宫闱悲辛,而"凤笙龙管"之乐反衬"白日阴"之寂,笔法跌宕,得屈宋遗韵。  

3. **袁枚《随园诗话》**:  
   "芳菲节"与"青天月"相映成趣,一瞬繁华,终归冷落。诗人不言怨而怨自深,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4.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盈亏自感"四字最是沉痛,将女子命运与明月同观,既见天道循环之无情,亦暗含对永恒之追问,小诗中具大境界。  

**艺术特色:**  
- **意象对照**:"莺啼锦花"的秾艳与"白日阴"的黯淡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欢愉之短暂。  
- **双关之妙**:"君恩"既可指情人之爱,亦隐喻帝王宠幸,使诗意多层而耐嚼。  
- **以景结情**:终句托物寄慨,明月盈亏之象,恰似人间聚散无常,余韵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