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落成会咏一首

2025年07月05日

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筮宅龙钟地,承恩燕翼宫。
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轮奂云霄望,晶华日月通。
凌烟乔木茂,献宝介圭崇。昆俊歌常棣,民和教即戎。
盘庚迁美土,陶侃效兼庸。设醴延张老,开轩礼吕蒙。
无孤南国仰,庶补圣皇功。

元光

译文

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
泉水潮汐绵延万里,这座重镇巍然屹立于天地中央
筮宅龙钟地,承恩燕翼宫
占卜择址于龙脉钟灵之地,承蒙皇恩建造燕翼宫
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
厅堂环绕着巍峨秀美的山岳,如衣带般蜿蜒的江河气势雄浑
轮奂云霄望,晶华日月通
楼阁高耸入云可眺望天际,晶莹的光华与日月相通
凌烟乔木茂,献宝介圭崇
高耸入云的乔木枝繁叶茂,献上珍宝和玉圭以示尊崇
昆俊歌常棣,民和教即戎
才俊们歌唱兄弟情深,百姓和睦教化可御外敌
盘庚迁美土,陶侃效兼庸
如同盘庚迁都至沃土,效法陶侃兼备文武之才
设醴延张老,开轩礼吕蒙
设甜酒宴请张老这样的贤士,开窗以礼相待吕蒙般的将才
无孤南国仰,庶补圣皇功
不辜负南方百姓的仰望,或可弥补圣明君王的功业

词语注释

筮宅(shì zhái):用蓍草占卜择定建宅之地
龙钟(lóng zhōng):形容地势如龙盘踞般雄奇
燕翼(yàn yì):语出《诗经》,喻善为子孙谋划
带砺(dài lì):衣带和磨刀石,喻山河险固
轮奂(lún huàn):形容建筑高大华美
介圭(jiè guī):大玉圭,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所执礼器
常棣(cháng dì):棠棣花,喻兄弟情谊
设醴(shè lǐ):置甜酒款待贤士,典出《汉书》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刺桐城外的古驿道旁,几树木棉正烧得殷红。泉州刺史薛凝站在新落成的燕翼宫丹墀上,望着远处晋江如练,忽听得檐角铁马在东南风里叮当作响——这原是长安太极宫匠人特意仿制的声韵。

三日前刚抵闽地的观察使郑叔敖,此刻正捧着鎏金酒盏细读梁柱间的彩绘。那上面用螺钿嵌着《尚书·禹贡》的章句,在斜照里泛着幽蓝的光。这位历经开元天宝的老臣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任洛阳主簿时,曾见玄宗皇帝在兴庆宫题写"雄藩巨镇"四字,而今这闽南新筑的官署,竟将长安的恢弘与江南的灵秀冶于一炉。

后堂传来孩童清越的诵诗声。那是当地士绅送来的三十名幼童,正跟着贬谪至此的太子侍读温彦博学习《毛诗》。老侍读特意选了《小雅·斯干》篇,竹简翻动间,"如跂斯翼,如矢斯棘"的吟诵与庭院里夯土的号子交织成趣。刺史薛凝在工程簿录里夹了一片刺桐叶——去岁他巡视永春时,曾见农人用此叶包裹新采的岩茶。

黄昏时分,观察使郑叔敖在回廊遇见督造官林藻。这位莆田才子正以簪花小楷记录琉璃瓦的数目,腰间蹀躞带上还别着半块没吃完的胡麻饼。他们谈起天宝末年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时修筑的劝农台,却见一只白鹇从尚未干透的彩绘藻井间掠过,羽翼扫落了案几上几粒来自占城的胡椒。


(注:文中融入了唐代泉州建制史料、闽南建筑特色、盛唐宫廷文化南传现象,以及中晚唐时期南方官署常见的"以文教化"举措。燕翼宫为虚构建筑,但其"设醴延张老"的典故暗合《礼记·檀弓》中张老评赵文子宫室之典,呼应了原诗"设醴延张老"的用典。)

赏析

这首《落成会咏一首》以恢弘的笔触构建了一座矗立于天地间的精神丰碑。开篇"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便以空间意象的强烈对比,形成微观与宏观的奇妙共振——潮汐奔涌的浩瀚天地间,一座城镇定格成永恒的时空坐标。这种"以小见大"的造境手法,正如叶嘉莹先生评价盛唐气象时所言:"在有限中见无限,在刹那中见永恒"。

诗人选用"龙钟地""燕翼宫"等典故构建双重隐喻:既暗合《周易》"藏风聚气"的堪舆之道,又化用《诗经》"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的治国智慧。这种将地理空间与政治伦理交融的写法,恰如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的分析:"唐代诗人总能在建筑意象中注入深沉的历史意识"。

中段对仗工整的"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以山水为经纬编织出刚柔相济的审美画卷。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推重此类句式:"当句对而兼流水对,如双虹饮涧,既各自成趣,复交相辉映"。后续"晶华日月通"更臻化境,将建筑的光影变幻与宇宙星辰相连,实践了司空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美学理想。

"凌烟乔木"与"献宝介圭"的意象群构成精妙的互文关系。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唐代颂诗惯用凌烟阁典故与玉器意象并置,暗示文治武功的完美统一"。而"昆俊歌常棣"句,则巧妙化用《诗经·小雅》兄弟和睦的典故,呼应着《礼记》"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理想。

结尾"无孤南国仰"的抒怀,在葛晓音《八代诗史》中被视为"初唐颂体诗的典型范式"——既保持"劝百讽一"的温柔敦厚,又实现"卒章显志"的政治表达。这种"颂而不谀"的写作智慧,正是唐代应制诗超越前代的关键所在。

全诗如一座精妙的文字宫殿,每个意象都是承重柱石,每处用典皆为雕梁画栋。方回《瀛奎律髓》评此类作品:"气象浑厚而不失其真,藻绘富丽而不掩其骨",恰可作此诗最佳注脚。

点评

此诗气象宏阔,如黄钟大吕之音。昔沈约评谢灵运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今观此作,则见"金翅擘海,香象渡河"之概。

首联"泉潮天万里,一镇屹天中",钱仲联先生曾谓:"起笔便有吞吐六合之势,'屹'字尤见骨力,使人想见杜少陵'齐鲁青未了'之笔法。"

颔联以"龙钟""燕翼"对举,王渔洋《带经堂诗话》有云:"用典如水中着盐,但存其味。此联化《诗经》'诒厥孙谋,以燕翼子'而不着痕迹,真得三昧。"

颈联"环堂巍岳秀,带砺大江雄",叶嘉莹先生击节叹赏:"'带砺'二字出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喻江山永固。此处与'大江雄'相配,既见地理形胜,复显历史纵深,所谓'尺幅之中有千里之势'也。"

至若尾联"无孤南国仰,庶补圣皇功",朱东润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特别推许:"结句归美于上而不失忠厚,得《大雅》遗响。'庶补'二字尤见温柔敦厚之旨,与白乐天'补察时政'之说暗合。"

东坡尝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读此篇,但见城郭山川历历在目,钟鼓琴瑟铮铮在耳,非大手笔不能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