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公元1017年-公元1098年

韩维,字持国,北宋官员、文学家,出身显赫家族,为韩亿之子,韩绛之弟。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是宋神宗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与王安石关系密切,后因政见不合疏远。

生平

公元1017年

韩维出生。

公元1042年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公元1056年

任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

公元1061年

任翰林学士,参与朝廷机要。

公元1069年

支持王安石变法,任参知政事。

公元1070年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知汝州。

公元1074年

复任翰林学士承旨。

公元1076年

因反对新法,再次被贬知邓州。

公元1085年

宋哲宗即位,被召回朝,任门下侍郎。

公元1086年

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被贬知陈州。

公元1093年

以太子少傅致仕。

公元1098年

韩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与韩维同年出生

周敦颐

1017年-1073年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比韩维小1岁

文同

1018年-1079年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以画竹著称,开创‘湖州竹派’,亦工诗文书法,与苏轼为表兄弟,交谊深厚。

比韩维小2岁

王珪

1019年-1085年

王珪,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市)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八年(1085年),王珪去世,年六十七。获赠太师,谥号“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时称“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词气典赡,有西汉之风”,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有交往,著有《华阳集》等。

比韩维大2岁

陶弼

1015年-1078年

陶弼,字商老,北宋官员、将领,以军事才能著称,曾参与平定岭南叛乱,治理地方有方。

比韩维小2岁

司马光 撰

1019年-1086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比韩维小2岁

司马光

1019年-1086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