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

公元1018年-公元1079年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著名画家、诗人。以画竹著称,开创‘湖州竹派’,亦工诗文书法,与苏轼为表兄弟,交谊深厚。

生平

公元1018年

文同出生

公元1049年

中进士,初仕为邛州军事判官

公元1056年

调任静难军节度判官

公元1061年

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

公元1065年

出知陵州(今四川仁寿)

公元1068年

改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公元1071年

知洋州(今陕西洋县),期间画竹技艺臻于成熟

公元1075年

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卒

公元1079年

病逝于赴湖州任途中

学成九章开方诀,诵得一行乘除诗,自然天性晓绝艺,可敌国手应吾师。窗前横榻拥炉处,门外大雪压屋时,独翻旧局辨错着,冷笑古人...

2025年07月05日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

比文同大1岁

韩维

1017年-1098年

韩维,字持国,北宋官员、文学家,出身显赫家族,为韩亿之子,韩绛之弟。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是宋神宗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与王安石关系密切,后因政见不合疏远。

比文同小1岁

王珪

1019年-1085年

王珪,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市)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八年(1085年),王珪去世,年六十七。获赠太师,谥号“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时称“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词气典赡,有西汉之风”,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有交往,著有《华阳集》等。

比文同小1岁

司马光 撰

1019年-1086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比文同大1岁

周敦颐

1017年-1073年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比文同小1岁

司马光

1019年-1086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比文同小1岁

刘敞

1019年-1068年

刘敞,字原父,北宋著名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尤以金石学见长,与欧阳修等人交好,对宋代学术发展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