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游子吟

2025年07月05日

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晖百年内,惟愿展所钦。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
夜晴星河出,耿耿辰与参。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苔衣上闲阶,蜻蛚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因古今。胡为不归欤,孤负丘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杳岖嶔。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鳝鲟。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堙沉。层城发云韶,玉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顾况

译文

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
旧马槽想念疲惫的老马,旧鸟巢思念迷途的飞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浮云遮蔽了我的故乡,徘徊不定的游子低声吟唱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游子悲伤久留他乡,浮云堆积在东山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客居的堂前没有琴声,落叶如秋雨般飘零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艰辛啊远行的游子,因此悲伤滞留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写下这首浮云之词,愤懑之情谁能抑制
驰晖百年内,惟愿展所钦
时光飞逝百年间,只愿实现心中所敬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为何不归去啊,坐等岁月与疾病侵袭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未老却已鬓角染霜,并非狂热灼烧内心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
太行山多么艰险啊,北斗星也无法衡量
夜晴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晴朗的夜空星河显现,明亮的辰星与参星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佳人远在青天之外,一封书信比黄金更珍贵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空旷寂寥万物各异,幽静深远诸境森然
苔衣上闲阶,蜻蛚催寒砧
苔藓爬上闲置的台阶,蟋蟀鸣叫催促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立身处世多次失误,道路险恶不容针尖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三年未归家,万里之外遗落锦被
梦魂无重阻,离忧因古今
梦魂没有重重阻碍,离愁因古今而存
胡为不归欤,孤负丘中琴
为何不归去啊,辜负了山中的琴声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腰间挂着何物,牵绊着远行攀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早晨与名山相约,傍晚宿于楚水之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杳岖嶔
楚水波涛汹涌,名山遥远崎岖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客人从洞庭而来,婉约潇湘深处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橘柚生长在南国,鸿雁留下秋声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下面是碧绿的草洲,上面是青翠的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举烛窥探洞穴,凌波俯视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蒲荷影子参差,野鸭与鹤雏淋湿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高歌惋惜芳杜,散开发髻轻视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为何不归去啊,泪水沾湿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鳝鲟
鸢鸟飞至云霄,蝼蚁却能制服鳝鲟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显赫的大圣王朝,日月之光普照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堙沉
圣主虽开导,奇人却埋没
层城发云韶,玉府锵球琳
层城奏响云韶之乐,玉府回荡球琳之声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鹿鸣志在丰草,何况虞人的箴言

词语注释

踯躅(zhí zhú): 徘徊不前的样子
郁(yù): 堆积
东岑(dōng cén): 东山
丝桐(sī tóng): 琴
滞淫(zhì yín): 滞留
驰晖(chí huī): 飞逝的时光
夐(xiòng): 远
泬寥(xuè liáo): 空旷寂寥
眇默(miǎo mò): 幽静深远
蜻蛚(qīng liè): 蟋蟀
寒砧(hán zhēn): 秋后的捣衣声
岖嶔(qū qīn): 崎岖
婉娈(wǎn luán): 美好
天琛(tiān chēn): 天然的珍宝
淋涔(lín cén): 淋湿
芳杜(fāng dù): 芳香的杜若
戾(lì): 至
堙沉(yīn chén): 埋没
云韶(yún sháo): 美妙的音乐
球琳(qiú lín): 美玉
虞人(yú rén):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员

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中,一袭青衫的顾况独立长安客舍,秋叶扑簌坠地如雨。这位以"讽喻"见长的中唐诗人,正以墨砚承接漂泊者的千年怅惘。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烽烟虽熄,然藩镇割据的阴云仍笼罩着大唐山河,多少文人墨客在盛世余晖里辗转——此即《游子吟》诞生的时代幕布。

诗人笔下"浮云蔽我乡"的意象,实为双重隐喻。史载顾况早年辗转浙东幕府,后虽入朝为馆阁校书郎,却始终难展抱负。《唐才子传》称其"性诙谐,多讽喻",这"愤塞谁能禁"的呐喊,恰是寒士阶层在科举初兴时代的集体困境。那些"落叶如秋霖"的萧索,"三年不还家"的羁旅,俱化作砚池里晕开的墨泪。

诗中"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的奇崛想象,暗合《元和郡县志》所载太行径道"羊肠百折"之险。而"婉娈潇湘深"的南国风物,则折射出唐代文人漫游的风尚。最令人心折处,在于将游子情思升华为永恒的生命叩问:"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这哪里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漂泊?分明是士人在仕隐之间的精神彷徨。

当"赫赫大圣朝"的颂声响起时,诗人却以"蝼蚁制鳝鲟"的悖论意象,撕开盛唐表象下的生存荒诞。敦煌残卷《唐人诗集》中类似主题的屡现,证明这绝非个例。那"泪下沾衣襟"的结句,终使个人抒情突破时空界限,成为所有时代羁旅者的心灵密码。

赏析

游子之悲在诗中如秋霖般绵密不绝。开篇"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二句,以归厩老马、迷途倦鸟的意象,道尽羁旅之人对故土的魂牵梦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此"比兴深婉,将游子飘零之态具象化为自然物象,疲惫与迷茫皆成永恒乡愁的隐喻"。

"浮云蔽我乡"至"落叶如秋霖"六句,构建出双重困境:浮云遮蔽归途是空间阻隔,秋叶纷飞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诗人以'无丝桐'的客堂与'如秋霖'的落叶形成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寂寞游子面对的不是物理距离,而是精神家园的失落。"这种"愤塞谁能禁"的郁结,正是唐代羁旅诗特有的时空焦虑。

中段"太行何艰哉"到"尺素重于金"的转折尤见匠心。北斗不可斟的夸张,与星河耿耿的静美形成张力。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解道:"'佳人夐青天'的意象升华,使全诗从地理阻隔转向精神守望。尺素重于金不仅是家书抵万金的化用,更揭示出游子将情感价值置于物质之上的心灵选择。"

"泬寥群动异"至"离忧因古今"则展现微观与宏观的双重视角。苔衣闲阶的细琐与三年万里的旷远,构成《唐诗鉴赏辞典》所称的"时空折叠艺术":"蜻蛚寒砧是当下听觉,锦衾遗香是往昔触觉,无重阻的梦魂穿透古今,将个人离忧升华为人类永恒的乡愁体验。"

末段"楚水殊演漾"等句,以楚地风物作结,暗合《楚辞》传统。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特别激赏"散发轻华簪"的细节:"解冠散发不仅是行为放纵,更是对功名束缚的挣脱。泪下沾襟与浩歌芳杜的矛盾姿态,完整呈现了唐代士人仕隐冲突的精神困境。"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胡为不归欤"的三次咏叹。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这种类《楚辞》的诘问句式,形成情感递进的复调结构。每次追问都是对'圣朝日月'理想与'奇人堙沉'现实矛盾的更深层叩击,最终在鹿鸣丰草的典故中,完成对儒家用世之志的温柔坚守。"

点评

名家点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

"游子吟"以浮云起兴,结以泪下沾襟,中间层层转折,愈转愈深。末段忽推开作波澜,复拍合本意,章法绝奇。"苔衣上闲阶,蜻蛚催寒砧"十字,写尽客馆秋夜岑寂之况,真化工之笔。

刘辰翁《孟浩然诗评》

此篇如孤鹤夜唳,声彻九皋。其"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二语,道尽千古游子锥心之痛。结处三叠"胡为不归欤",如闻击筑悲歌,渐次摧裂肺腑。

陆时雍《诗镜总论》

游子吟如寒潭雁影,虚实相生。"客从洞庭来"以下忽作楚辞体,芳杜华簪,凌波天琛,顿觉屈宋风流拂面而来。然终以"泪下沾衣襟"收束,犹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之遗韵。

钟惺《古诗归》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十字,造语奇绝。将羁旅之悲托于星岳,较之"欲渡黄河冰塞川"更觉苍茫。末章鸢蝼之喻,暗藏《庄子·秋水》篇意,见诗人胸中丘壑。

王夫之《唐诗评选》

通篇用"浮云"为诗眼,"愤塞谁能禁"五字是通幅骨力。其写景处:"夜晴星河出,耿耿辰与参",字字有磬咳之声;"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字字含羁孤之色。

贺裳《载酒园诗话》

游子吟如商音夜奏,促柱危弦。"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较之"慈母手中线"更觉沉痛。末段"散发轻华簪"五字,写尽名士落魄之态,可抵一篇《恨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