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

2025年07月05日

大君敦宴赏,万乘下梁园。酒助闲平乐,人沾雨露恩。
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元忠

译文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
书院学士奉皇命在梁王宅邸设宴
大君敦宴赏,万乘下梁园
圣上重视宴饮欢聚,天子驾临梁王的园林
酒助闲平乐,人沾雨露恩
美酒助兴更添闲适之乐,众人沐浴皇恩如沾雨露
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
华彩照耀着帐幕宫殿,祥瑞之气充盈旌旗之门
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愿陪侍君王如南山之寿,永举金杯向北辰星敬献

词语注释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万乘(wàn shèng):指天子,古代天子拥有万辆兵车
梁园:梁王的园林,此处代指梁王宅邸
雨露恩:比喻皇恩如雨露般滋润
帐殿:用帐幕搭建的临时宫殿
旌门(jīng mén):古代帝王出行时用旌旗装饰的宫门
南岳:即衡山,此处比喻长寿
北宸(běi chén):北极星,象征帝王

创作背景

开元盛世,天子崇文。玄宗李隆基于东都洛阳梁王宅敕宴群臣,实为盛唐文治武功之缩影。时值713-741年间,朝廷设修书院整理典籍、编纂类书,学士张说、徐坚等皆以文章显。梁王武三思旧宅园林宏丽,昔为则天朝权臣府邸,今成皇家宴游之所,暗含李唐重掌礼乐之深意。

是日銮驾亲临,九重天子降王侯之第。金罍映日,琼筵依水而设;朱旗夹道,禁卫环列如云。诗中"荣光开帐殿"暗用《河图》"帝轩提象,配永修名,荣光出河"之典,喻圣主临轩;"佳气满旌门"化用班固《白虎通》"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状写祥瑞氤氲之象。

学士奉诏赋诗,既承"大君敦宴赏"的君臣相得,又见"人沾雨露恩"的盛世气象。末联"南岳寿""北宸樽"对仗精工,南岳喻天子寿考,北宸指紫微帝座,将宴饮升华为对皇权永固的礼赞。此诗实为开元时期宫廷应制诗之典范,藻绘之中见太平气象,谨严格律内含颂圣之忱。

赏析

这首诗以皇家宴饮为背景,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生活的华美气象与君臣和谐的政治图景。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将一场普通的宴会升华为对太平盛世的礼赞。

"大君敦宴赏"开篇即点明宴会的崇高性质,"敦"字暗含君主对臣子的器重,而"万乘下梁园"则以帝王车驾的威严渲染出非凡气势。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万乘'与'梁园'的并置,巧妙融合了权力象征与文雅传统,体现了盛唐宫廷文化中刚柔相济的特质。"

中间两联运用典型的盛唐审美意象群:"酒助闲平乐"中,酒成为太平盛世的催化剂,"闲平乐"三字既写宴乐之景,又暗喻政治清明;"人沾雨露恩"则化用《诗经》"雨露之所濡"的典故,喻指皇恩浩荡。著名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评点此联:"'雨露'意象的双关运用,使自然恩泽与政治恩宠形成诗意共振,体现了唐诗'即小见大'的艺术特征。"

颈联"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尤为精彩。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推崇此类宫廷描写:"唐人善以'荣光''佳气'等祥瑞意象构建视觉化的盛世图谱,帐殿的璀璨与旌门的祥云共同构成流动的宫廷画卷。"诗人通过空间递进式的描写,由内而外展现宴会的恢弘场面。

尾联"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将宴会升华至政治寓言层面。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解读道:"'南岳寿'典出《诗经》'如南山之寿','北宸'喻指帝王,这两个对仗意象既表达对君王的祝福,又暗含文人参政的理想,典型体现了盛唐应制诗'颂美而不失雅正'的创作范式。"

全诗在艺术上呈现出三大特色:意象的符号化运用使普通宴饮具有仪式感;空间描写的层次感营造出立体化的宫廷场景;典故的化用实现了个人情感与政治隐喻的平衡。正如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所言:"这类奉敕诗作的魅力,正在于诗人将格式化场景转化为审美对象的能力,通过精妙的意象编码,让政治礼仪获得诗性光辉。"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云:
"此篇气度雍容,如见天家宴乐之盛。'酒助闲平乐'五字,尤得君臣相得之神,闲雅中自含肃穆,非寻常应制诗可比。"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荣光开帐殿,佳气满旌门'二句,典丽高华,直追初唐气象。以祥瑞入诗而不落俗套,足见学士才思。"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谓:
"结句'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化用《诗经》颂体而能出新意,既合敕宴之题,复见忠悃之诚,深得应制体要。"

近代学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按:
"通篇以'敦宴赏'为骨,'雨露恩'为眼,帝王恩泽与文士情怀交融无间。'万乘下梁园'之起,如黄钟大吕,已定盛世基调。"

日本汉学家森槐南《唐诗选评释》叹:
"此诗如金茎承露,玉盏盛霞。唐人奉敕之作多矣,然能如斯篇之庄而不板、丽而不佻者,盖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