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大东》如一幅浸透血泪的青铜蚀刻,在周王室衰微的黄昏里折射出东方诸侯国的哀鸣。据《毛诗序》载,此诗作于"谭大夫伤周室之将倾"时,当是西周晚期厉、宣之际,宗周与东方诸国的矛盾已如绷紧的弓弦。
青铜簋中冷飧犹存,棘木匕柄弯曲如钩,开篇即以饮食器皿的意象揭开赋税之痛。《郑笺》释"杼柚其空"为"织机俱尽",暗合《汉书》所载"东人困于贡赋"的史实。那些着葛屦踏霜的东方庶民,与锦衣玉带的"西人"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孔颖达疏中特别指出"西人"即镐京贵族,其"粲粲衣服"与东方"职劳不来"的惨状,正是周王室横征暴敛的实证。
诗中天文意象的铺陈尤具深意。钱钟书《管锥编》论此篇时,特别拈出"织女七襄不成章"的隐喻:天上星宿徒有其名,恰似周室空享贡赋而不施仁政。吴闿生《诗义会通》更指出"箕翕其舌,斗西其柄"的描写,实暗讽周人如箕星般吸吮东方财富,如斗柄般将利益西倾。
当谭国大夫仰望星空时,银河的冷光映照着大地上"潸焉出涕"的东人。那些被王畿称为"大东""小东"的诸侯国(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考为齐鲁等地),其哀怨化作诗中"契契寤叹"的薪樵者形象——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言,此诗"怨而不怒",却将周道衰微的征兆,刻在了星图的裂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