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大东

2025年07月05日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佚名

译文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盘中饭食满满,枣木勺儿弯弯。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大路平坦如磨石,笔直好似箭杆般。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贵人路上常行走,小民只能瞪眼看。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回头怅然望此景,泪水涟涟湿衣衫。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东方远近诸侯国,织机布帛搜刮空。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葛麻草鞋缠又缠,怎能踏雪御严寒?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轻佻浮华公子哥,大路之上常往还。
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来来往往征赋急,令我心中痛难言。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
寒泉清冽侧涌出,别让柴草浸水中。
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忧愁难眠长叹息,可怜我们疲苦人。
薪是获薪,尚可载也。
砍下柴薪当燃料,还能用车来运载。
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可怜我们疲苦人,也该歇息养精神。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
东方各国子弟们,终日劳苦无人问。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西方周人子弟们,衣服鲜亮多华美。
舟人之子,熊罴是裘。
船夫子弟显贵者,熊罴皮袍身上披。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家奴子弟得势者,各种官职来担任。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有人畅饮美酒醉,有人连浆也难尝。
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有人佩玉长又长,不是他们本领强。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天上银河虽明亮,照在地上光不强。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织女星座三足分,一日七次移位忙。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虽然来回移动忙,不能织出好纹样。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牵牛星儿亮闪闪,不能用来驾车辆。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东方启明晨星现,西方长庚暮星亮。
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毕星似网长柄弯,徒然挂在天边上。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南天有那簸箕星,不能用来簸米糠。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北方有那北斗星,不能用来舀酒浆。
维南有箕,载翕其舌。
南天有那簸箕星,缩着舌头吸下方。
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北方有那北斗星,斗柄高举向西方。

词语注释

饛(méng):食物盛满器皿的样子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飧(sūn):晚饭,这里泛指饭食
捄(qiú):弯曲的样子
杼柚(zhù zhóu):织布机上的部件,代指织机
氿(guǐ)泉:从侧面涌出的泉水
契契(qì qì):忧愁痛苦的样子
鞙鞙(juān juān):佩玉长长的样子
璲(suì):古代贵族佩带的玉饰
睆(huǎn):明亮的样子
翕(xī):收缩,吸引

创作背景

《小雅·大东》如一幅浸透血泪的青铜蚀刻,在周王室衰微的黄昏里折射出东方诸侯国的哀鸣。据《毛诗序》载,此诗作于"谭大夫伤周室之将倾"时,当是西周晚期厉、宣之际,宗周与东方诸国的矛盾已如绷紧的弓弦。

青铜簋中冷飧犹存,棘木匕柄弯曲如钩,开篇即以饮食器皿的意象揭开赋税之痛。《郑笺》释"杼柚其空"为"织机俱尽",暗合《汉书》所载"东人困于贡赋"的史实。那些着葛屦踏霜的东方庶民,与锦衣玉带的"西人"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孔颖达疏中特别指出"西人"即镐京贵族,其"粲粲衣服"与东方"职劳不来"的惨状,正是周王室横征暴敛的实证。

诗中天文意象的铺陈尤具深意。钱钟书《管锥编》论此篇时,特别拈出"织女七襄不成章"的隐喻:天上星宿徒有其名,恰似周室空享贡赋而不施仁政。吴闿生《诗义会通》更指出"箕翕其舌,斗西其柄"的描写,实暗讽周人如箕星般吸吮东方财富,如斗柄般将利益西倾。

当谭国大夫仰望星空时,银河的冷光映照着大地上"潸焉出涕"的东人。那些被王畿称为"大东""小东"的诸侯国(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考为齐鲁等地),其哀怨化作诗中"契契寤叹"的薪樵者形象——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言,此诗"怨而不怒",却将周道衰微的征兆,刻在了星图的裂痕里。

赏析

《小雅·大东》以星象为镜,照见人间疾苦。诗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的银河,本应如明镜高悬,却映照出西周贵族对东方诸侯的残酷盘剥。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指出:"诗人将天文现象与人间不公相对照,使虚幻的星空成为现实的投影。"

意象的悖论之美
诗中构建了一系列"失能"的天体意象:织女"不成报章"、牵牛"不以服箱"、箕星"不可以簸扬"、北斗"不可以挹酒浆"。这些被抽离实用功能的星辰,恰如东方诸侯被榨干价值的命运。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借天上无用之物,喻人间失所之民,想落天外,怨入骨髓。"

情感的层递演进
从开篇"潸焉出涕"的直观悲痛,到"使我心疚"的持续煎熬,再到"哀我惮人"的群体悲鸣,最终升华为"西柄之揭"的象征性指控。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揭示:"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幻境,怨刺之情随星图展开而愈显沉痛。"

对比的艺术张力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与"东人之子,职劳不来"的服饰对比,"熊罴是裘"与"百僚是试"的地位落差,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认为:"衣裳器物之喻,俱化作阶级压迫的具象符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原型的深远影响
诗中"跂彼织女"的意象,成为后世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特别强调:"此篇将星宿人格化的手法,开创了中国天文意象人格抒情的传统,其艺术辐射力直抵《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

点评

名家点评

《小雅·大东》者,周室衰微,东方诸侯困于赋役之诗也。其辞凄怆,其意沉痛,可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典范。

**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

"诗本咏东国困于征役,而即天象以写其悲怨。自'有饛簋飧'至'百僚是试',历数劳逸不均之苦;自'维天有汉'以下,忽借天文抒写,光怪陆离,令人目眩。此诗人之神思,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者也。"

**吴闿生《诗义会通》**叹云:

"末章尤奇绝,忽发天象之想。箕斗星辰,皆成怨刺。牛女织章,莫非愁叹。此等笔墨,非大哀痛中不能道只字。"

诗中"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数句,**钱钟书《管锥编》**有妙解:

"此非徒以星宿喻虚位,实暗讽周室徒具威仪。犹后世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之笔法,使无情星辰俱着有情色彩。"

**朱熹《诗集传》**则点明其艺术特质:

"赋也。言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此以告病焉。其末章比而兴也,天文地理,莫非愁端。"

全诗由人间疾苦写到天上星象,**程俊英《诗经译注》**谓之:

"从'簋飧棘匕'的饮食器皿,到'织女牵牛'的银河星象,诗人将现实苦难升华为永恒意象。这种由实入虚的笔法,开创了中国诗歌'天人感应'的抒情传统。"

末句"西柄之揭"四字,**王夫之《诗经稗疏》**击节称赏:

"着一'揭'字而周室剥削东方之态尽出,如见北斗之柄倾向西方。此所谓'一字千金',真化工之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