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杕杜

2025年07月05日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佚名

译文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孤零零的棠梨树,果实圆润又饱满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王朝的差事没完没了,耗尽了我的时光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日月匆匆流逝,女子心中忧伤,远征的人何时能得闲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孤零零的棠梨树,叶子茂密又葱郁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王朝的差事没完没了,我的心充满悲伤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草木茂盛生长,女子心中悲痛,远征的人快回来吧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登上那座北山,去采摘枸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王朝的差事没完没了,让我父母担忧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檀木车破旧不堪,四匹马疲惫无力,远征的人归期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不见车来不见人归,忧心忡忡痛苦难忍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约定的时间已过仍未归来,让我更加忧虑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占卜问卦都试过,都说归期已近,远征的人就要到家

词语注释

杕(dì): 树木孤立的样子
睆(huǎn): 果实浑圆饱满的样子
靡盬(mí gǔ): 没有止息,没有完结
遑(huáng): 闲暇,空闲
萋萋(qī qī): 草木茂盛的样子
陟(zhì): 登,上升
幝幝(chǎn chǎn): 破旧的样子
痯痯(guǎn guǎn): 疲劳的样子
孔疚(kǒng jiù): 非常痛苦
卜筮(bǔ shì): 占卜算卦

创作背景

秋风掠过孤生的棠梨树,那浑圆的果实悬在枝头,恍若周王朝治下征夫们悬而未归的命运。《小雅·杕杜》的每一个韵脚里,都浸染着西周晚期兵役制度碾压过的血泪。当青铜器上的铭文歌颂着"王事靡盬"的威严时,这些散落在《诗经》里的文字,正以草木的颤抖记录着另一种真实。

考古发现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如虢季子白盘,其铭文记载"薄伐猃狁,于洛之阳"的战争场景,恰与诗中"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形成互文。那些在宗周礼乐中被称为"王事"的征伐,落到具体生命里,是北山上采枸杞的妇人望断的 horizon,是龟甲蓍草占卜时灼裂的纹路。陕西岐山出土的甲骨卜辞中频繁出现的"征""归"二字,在三千年的黄土下依然散发着焦灼的期待。

诗人以"有杕之杜"起兴的手法尤为精妙——那株孤立无援的棠梨,既是《周礼》"草木得其时"教化的反讽,更是对《尚书·无逸》中"先知稼穑之艰难"理想政治的无声质问。当"卉木萋萋"的自然轮回与"征夫不远"的人世悖谬形成对仗,我们忽然读懂:所谓雅乐,原是用斑驳的车辙与枯萎的马辔谱写的安魂曲。

赏析

《小雅·杕杜》以孤生的棠梨树起兴,通过草木荣枯与人事变迁的互映,构建了一幅征人思妇的深情画卷。诗中"有杕之杜"的意象被历代注家反复玩味,朱熹《诗集传》指出:"杕杜,特生之杜,犹言孤生也",这株孤独挺立的棠梨树,既是思妇茕茕孑立的写照,又暗喻征夫在外的飘零无依。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情感层层递进。首章"有睆其实"以果实丰盈反衬人不得归的哀伤,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睹物兴怀,因时感事",秋实累累本应喜悦,却更刺痛思妇的望眼欲穿。次章"其叶萋萋"转向草木葱郁的夏景,毛亨《毛诗故训传》释为"妇人望其君子于草木盛时",蓬勃的生机与"我心伤悲"形成剧烈反差,王夫之《诗经稗疏》谓之"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第三章时空转换尤为精妙,"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的劳作场景,暗含《郑笺》所云"登山采杞,非可食之物,喻君子行役不可期"的深意。对父母忧思的加入使情感维度更加立体,陈奂《诗毛氏传疏》特别指出"檀车幝幝,四牡痯痯"的细节描写:"车敝马疲,见行道之苦",未言征人而艰辛自现。

末章连用占卜意象,"卜筮偕止"三句被钱钟书《管锥编》解为"忧思萦怀,不能自决,乃假龟蓍以决疑"。但占卜带来的虚幻安慰,恰如吴闿生《诗义会通》所言:"虽云近迩,实乃愈见其远",这种希望与绝望的交织,将"忧心孔疚"的焦灼推向高潮。

全诗以草木为经,以时令为纬,编织出循环往复的等待。正如程俊英《诗经注析》所论:"四章皆以杜起兴,而忧思之情渐次深化",从"伤止"到"悲止",再到"忧我父母",终至"忧心孔疚",情感脉络如涟漪般层层荡开。征夫始终在"遑止""归止""不远""迩止"的期待中缺席,这种"不言之言"的手法,正是《诗经》"温柔敦厚"诗教的完美体现。

点评

《小雅·杕杜》以孤生赤棠起兴,其果实殷红、枝叶萋萋的意象,恰似《诗经》中"兴"之妙笔。朱熹《诗集传》评此诗曰:"此诗本为劳役者之妻所作,其忧思之切,如杜之孤立,而实之睆睆可睹也。"诗中"王事靡盬"四字重章叠唱,钱钟书《管锥编》谓之"如重锤击磬,一声比一声沉痛",道尽征役无期的时代哀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特别拈出"女心伤止,征夫遑止"二句:"『伤』与『遑』相对,一静一动,闺中人之柔肠与沙场客之惊魂,俱在尺幅。"而末章"檀车幝幝,四牡痯痯"的细节描写,方玉润《诗经原始》赞叹:"写尽行役之苦,不着一『苦』字而苦况自见,此所谓『神味』也。"那破败的车马与疲惫的牲口,恰是征人命运的隐喻。

清代学者王夫之《姜斋诗话》点出此诗结构之妙:"前三章皆以草木起兴,末章忽转采杞之实景,『忧我父母』一句,将家国忧思绾合,如孤杜忽生连理枝。"而"卜筮偕止"三句的转折,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认为:"先秦人『以哀景写乐』的罕见笔法,占卜的吉兆与归期的虚妄,构成最痛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