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桑扈

2025年07月05日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佚名

译文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桑扈鸟鸣声啾啾,羽毛鲜艳又光亮。
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君子欢乐又愉悦,承受上天的福佑。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
桑扈鸟鸣声啾啾,颈羽华丽又鲜明。
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君子欢乐又愉悦,是万国的屏障。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
作为屏障与栋梁,诸侯以他为典范。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不骄不躁守礼节,所受福禄多无边。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犀牛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甘甜。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交往谦逊不傲慢,万般福泽自会来。

词语注释

交交:鸟鸣声,拟声词。
桑扈(sāng hù):鸟名,即青雀。
有莺:形容羽毛华丽。莺,此处指色彩鲜艳。
乐胥(xū):欢乐。胥,语气助词。
祜(hù):福。
翰:栋梁,支柱。
百辟(bì):指诸侯。辟,君主。
宪:典范,榜样。
不戢(jí)不难(nàn):不收敛,不畏惧。此处引申为不骄不躁。戢,收敛;难,通“戁”,畏惧。
不那(nuó):众多。那,通“挪”,多。
兕觥(sì gōng):犀牛角制成的酒杯。
觩(qiú):弯曲的样子。
旨酒:美酒。旨,美味。
思柔:指酒性柔和。思,语气助词。
彼交匪敖:交往时不傲慢。匪,非;敖,通“傲”。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桑扈鸟掠过周王畿的青青麦陇,其羽色如金莺般明艳。当此之时,周室宴乐正酣,《小雅·桑扈》的乐章在编钟磬鼓间悠然升起。据《毛诗序》所载,此诗乃"刺幽王也",然细究诗中"万邦之屏""百辟为宪"之语,更似西周鼎盛时诸侯朝觐的颂美之作。青铜兕觥在宴席间流转,折射出成康之际"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太平光影。

史官曾记,周穆王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或为此诗真实背景。那些"有莺其领"的桑扈,恰似着黼黻朝服的诸侯,以华美仪态拱卫中央。"不戢不难"四字尤妙,既言礼器陈列之盛,又暗合《尚书》"不刚不柔"的治国之道。当"旨酒思柔"的醴香弥漫明堂,我们仿佛看见周礼最辉煌的截面——以柔克刚的统治智慧,正化作羽纹觥器上蜿蜒的云雷纹。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独具只眼,指出此诗"非专颂天子,乃诸侯美天子之诗"。青铜铭文与竹简互证,西周中期确多"万福来求"的吉语。那只在《诗经》中反复出现的桑扈,终成飞越宗周八百年的一枚金色书签,定格了封建制度下君臣相得的理想瞬间。

赏析

《小雅·桑扈》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君臣和乐的礼乐图景,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赞其"词气清明,意象飞动",恰如诗中"有莺其羽"的青雀,羽色明丽而意态翩跹。

意象的层递之美
诗歌以桑扈鸟为核心意象展开三重画卷:首章"有莺其羽"聚焦斑斓翅羽,次章"有莺其领"特写颈项华彩,程俊英《诗经注析》指出这种"由整体到局部的描摹手法",暗喻君子德行由外及内的光辉。第三章"之屏之翰"将意象升华为社稷栋梁的象征,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言"以鸟之文采,喻君子之才德",完成从自然物象到人文精神的诗意跨越。

情感的礼乐交响
在"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的宴饮场景中,钱钟书《管锥编》读出了"礼之严与情之亲"的辩证:青铜酒器的刚劲曲线与醇酒的柔润口感,隐喻着周代礼制中"不戢不难"的节制与"彼交匪敖"的亲和。这种"威仪与温润并存"的情感表达(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正是"万邦之屏"的政治理想与"万福来求"的个人祈愿的完美统一。

道德的隐喻体系
诗中构建起精妙的道德隐喻链:桑扈的华羽对应君子的文采,鸟鸣的婉转比拟礼乐的和谐。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特别推崇"百辟为宪"四句,认为其"以鸟之守时为喻,言君子当为诸侯法式"。而"受天之祜"与"受福不那"的呼应,则展现出《左传》所称的"明德以荐馨香"的周人天命观。

全诗如一组精妙的青铜编钟,在"交交"鸟鸣的清脆基调上,层层叠加礼乐的庄重韵律。陈子展《诗经直解》谓之"于燕飨中见治道,在比兴中含箴规",这种"温柔敦厚而不失其真"(《礼记·经解》)的诗教精神,正是《小雅》正声的典范。

点评

《小雅·桑扈》如一幅用金线绣就的礼乐画卷,青雀鸟"有莺其羽"的斑斓翎羽,恰似周代贵族华服上流动的纹章。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赞叹:"'受天之祜'四字,已将祀典精意摄尽",道出这首宴飨诗贯通天人的精神气韵。

诗中"君子乐胥"的复沓吟唱,令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击节称赏:"两章叠咏,如钟磬相和,尽显雍容之度。"那青雀颈项的金黄与青铜兕觥的曲线相映成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特别指出"'兕觥其觩'句,非止状物,实喻礼器之威仪"。

最耐人寻味的是末章"彼交匪敖"的处世哲学,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精辟阐释:"不骄不躁之态,正是周室卿士'百辟为宪'的根基"。当"旨酒思柔"的甘醇漫过齿颊,我们仿佛看见《郑笺》所云"万福来求"的祥瑞,正随着礼乐钟声盘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