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三年冬,唐玄宗亲祀圜丘。是夜长安霜重,太常卿引雅乐班于祭坛四围,笙镛在悬,羽旄纷纭。天子着十二章衮冕,步寰丘如涉星河,其时北斗垂光,紫微正曜。
《寿和》乃《唐祀圜丘乐章》十一篇之七,属太乐署改制新曲。考《旧唐书·音乐志》,玄宗初年诏张说改制乐章,此篇当为协律郎李龟年依古《昭和》旧谱重调宫商,以合"六变"之数。所谓"六变",本《周礼》"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的祭仪古法,八阶虔肃暗合《周易》"地数八"的坤象,正是盛唐以礼乐重构天人秩序的微言大义。
张说执笔时,恰值开元盛世巅峰。前岁王师破吐蕃于陇右,今岁封禅泰山礼成。故"祐我皇祚"非虚美之辞,实为"万邦协和"庆典的余韵。然细辨"于万斯年"四字,其声韵沉雄处犹带贞观遗响,似见魏徵《五郊乐章》风骨。天宝后此乐散佚,至宋仁宗时,姜夔于崇文院旧籍中得残谱,在《大乐议》中叹其"黄钟之宫,三代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