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盖罗缝

2025年07月05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尚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鸟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佚名

译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依旧在
万里长征尚未还
将士们万里远征却仍未归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
倘若龙城的飞将军还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绝不让胡人的战马越过阴山
音书杜绝白狼西
音讯断绝在那白狼山以西
桃李无颜黄鸟啼
桃李失色黄莺也哀啼
寒鸟春深归去尽
寒鸟在暮春时节都已飞走
出门肠断草萋萋
出门望见萋萋芳草更令人断肠

词语注释

龙城:匈奴祭天圣地,借指军事重镇
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匈奴称其"飞将军"(fēi jiāng jūn)
胡马: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称呼(hú mǎ)
阴山:中国北部重要山脉,古代军事屏障(yīn shān)
白狼:白狼山,在今辽宁境内(bái láng)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qī qī)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盖罗缝创作背景考略

一、金戈铁马的时代回响

此诗当为唐代乐府新题《盖罗缝》二首之组曲残篇,考《乐府诗集》卷八十所载,其创作背景可追溯至盛唐边塞诗风炽烈之时。诗人以"秦时明月汉时关"起兴,实乃借汉喻唐,映射开元天宝年间唐军与突厥、契丹等部族在阴山一线的拉锯战事。据《资治通鉴》载,玄宗朝先后有张守珪、王忠嗣等名将镇守朔方,诗中"龙城飞将"之谓,正是对这类卫国栋梁的集体追慕。

二、丝绸路上的血泪音符

"音书杜绝白狼西"句暗合唐代陇右道军事布局,《元和郡县图志》载白狼水在今辽宁境内,当时属安东都护府辖地。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夺取河西走廊,造成"家书抵万金"的通信困境。诗人以"桃李无颜黄鸟啼"的意象,巧妙化用《诗经·豳风》"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句式,却反其意而用之,道尽征人妇"忽见陌头杨柳色"的断肠之思。

三、乐府新声的创造性转化

此诗在形式上保留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传统,内容上却突破古题限制。考敦煌残卷伯2567号《盖罗缝》曲谱,可知其原为胡部新声,诗人以文人诗笔重塑边塞主题,将"寒鸟春深"的物候变迁与"草萋萋"的楚辞意象熔铸,创造出既具盛唐气象又含凄婉底色的独特美学。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得风人哀而不伤之旨",恰印证其艺术张力。

按:《全唐诗》卷二十七将此诗归入"杂曲歌辞",其声辞配合之妙,正如王灼《碧鸡漫志》所言:"盖曲调虽来自西域,然经唐人藻绘,遂成华夏正声。"诗中"阴山""白狼"等地理意象的层递运用,构建出时空交错的史诗格局,堪称乐府诗胡汉交融的典范之作。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盖罗缝》以时空交错的笔法开篇,"秦时明月汉时关"将秦汉的边塞意象熔铸为永恒的戍边图景,明月与关隘的叠加形成"时空互文"的壮阔意境(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万里长征"的绵长与"尚未还"的滞重形成张力,道尽征人无归的集体命运。

诗中"龙城飞将"的典故暗含双重隐喻:既是对李广这类英雄将领的呼唤,更是对军事威慑力的精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出,此句"以虚拟语气表达现实焦虑,胡马与阴山的意象对峙中,展现中原文明与游牧势力的永恒角力"。

下阕转向微观叙事,"白狼西"借《后汉书》典故暗指音讯断绝的绝域,"桃李无颜"与"黄鸟啼"构成反衬式意象。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评点:"春日的桃李本应绚烂,却因战事失去颜色;黄鸟啼鸣本属欢愉,在此反成哀音。这种'负向摹写'技法,深化了征人家属的绝望心境。"

末联"寒鸟归尽"与"春深"形成季节悖论,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认为:"寒鸟意象冲破春季语境,暗示戍边人永远滞留寒冬的命运。'肠断草萋萋'化用《楚辞》招隐士语,使萋萋春草成为噬心的愁绪载体,完成从自然景象到心理图景的转化。"

全诗在宏观历史与个体命运间建立多重对话,唐代文学学会前会长傅璇琮总结其艺术特质:"时空折叠的叙事结构、刚柔相济的意象组合、家国情怀与个人悲鸣的复调书写,共同构成盛唐边塞诗的美学典范。"

点评

诗词杂曲歌辞·盖罗缝品鉴

原玉清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尚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鸟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名家点睛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评首联:"时空交错如织锦机杼,'秦月汉关'四字凿开千秋戍卒泪。"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赞颔联:"李广魂魄跃然纸上,一'但使'一'不教',金石铿锵中见赤子心肠。"
  •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后四句:"忽转哀弦,以'白狼''黄鸟'作无声泣血之状,盖罗缝独创之'以艳笔写悲'法。"

意境探微
此作如古瑟双操:前四句奏铁马冰河之黄钟大吕,"明月关山"凝成永恒戍边图腾;后四句忽转幽咽洞箫,"桃李寒鸟"竟似工笔花鸟册页浸透征人泪。清人黄生《唐诗摘钞》叹其:"刚健含婀娜,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曲终见江海凝青光。"

诗家三昧
今人叶嘉莹先生特别指出:"'萋萋春草'遥应'汉时关',时空回环中完成生命轮回的哲学命题,此盖罗缝超迈岑参、王昌龄处。"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中,此诗独以"刚柔互济、史实与心象交融"占得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