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猗嗟

2025年07月05日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佚名

译文

猗嗟昌兮
啊,多么健壮啊
颀而长兮
身材修长挺拔
抑若扬兮
气度从容又轩昂
美目扬兮
明亮的眼睛神采飞扬
巧趋跄兮
步履敏捷又协调
射则臧兮
射箭技艺真精良
猗嗟名兮
啊,多么出众啊
美目清兮
清澈的眼睛多明亮
仪既成兮
礼仪风范已养成
终日射侯
整日练习射箭靶
不出正兮
箭箭不离靶中央
展我甥兮
真是我的好外甥
猗嗟娈兮
啊,多么俊美啊
清扬婉兮
眉清目秀多温婉
舞则选兮
舞姿优美又出众
射则贯兮
射箭穿透靶中央
四矢反兮
四箭连中同一处
以御乱兮
定能保家卫国邦

词语注释

猗嗟(yī jiē):叹词,表示赞美
昌:健壮,美好
颀(qí):身材修长
抑:通“懿”,美好
扬:昂扬,轩昂
跄(qiāng):步履有节奏
臧(zāng):好,善
名:出众,有名
侯:箭靶
正:靶心
甥(shēng):外甥
娈(luán):美好
婉:温婉
选:出众
贯:穿透
反:反复,指多次射中同一处

创作背景

暮春的鲁国宫廷,芍药正灼灼其华。《猗嗟》的韵律便在这般光景中流淌而出,如青铜编钟般清越回响。据《毛诗正义》所载,此诗当作于鲁庄公二十二年(前672年)前后,时人目睹少年鲁庄公"有威仪技艺之美",遂作此篇以颂。

细读"颀而长兮""美目扬兮"之句,恍见《左传》中"公曰:'吾视君之射,四矢反兮'"的记载跃然纸上。那修长挺拔的身姿,恰似曲阜孔林中新生的松柏,而眼波流转间,又暗合《礼记·玉藻》"目容端"的君子之仪。诗人以三章叠唱,将射礼中的"终日射侯"与"四矢反兮"化作流动的画卷,每一韵都踏着《周礼·保氏》"五射"的古老节拍。

"展我甥兮"一句尤耐寻味。郑玄笺注点明此乃"齐人刺鲁庄公"之说,然考诸《史记·鲁世家》,庄公母文姜确系齐女,诗中"甥"字或暗喻齐鲁之血缘纽带。那些"巧趋跄兮"的舞步,或许正踏在齐风与鲁颂交织的文化疆界上。末章"以御乱兮"骤然扬起戈矛寒光,恰似预言三十年后长勺之战中,这位善射的君主终将以礼乐教化抵御干戈。

当夕阳为鲁国宫墙镀上金边时,《猗嗟》的余韵仍萦绕在射圃的蒲席之间。那些关于威仪与勇武的赞颂,终将随着编钟的残响,沉入《诗经》的竹简深处。

赏析

《猗嗟》以叠章复沓的形式,铺陈出一位英武少年的射仪之美。三章皆以"猗嗟"叹词起笔,如镜头推近般层层递进,既有《诗经》典型的"赋"法直陈,又暗含《楚辞》般对美的礼赞。

意象建构如青铜纹饰般精妙。"美目扬兮"与"清扬婉兮"形成视觉韵律,眸子清亮如寒星,顾盼间流转着《郑风·野有蔓草》"清扬婉兮"的灵动。射艺意象尤为考究,"四矢反兮"化静为动,令人想起战国宴乐渔猎纹壶上连环命中的箭矢轨迹。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指出:"'贯'字状矢镝破空之声,'反'字写连珠中的之态",将瞬间动态凝为永恒艺术。

情感张力在礼乐框架下暗涌。表面是"仪既成兮"的礼赞,实则暗藏《左传》"射以观德"的深意。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通篇不着一'爱'字,而叹美之情溢于楮墨"。尤耐寻味的是"展我甥兮"的称谓,陈奂《诗毛氏传疏》考据认为"甥"暗含对鲁庄公的规谏,使英武描摹中渗入《雅》诗的讽喻底色。

修辞艺术臻于化境。三章"射则臧兮""射则贯兮""以御乱兮"形成能力递进,从个人技艺升华为家国担当。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特别激赏"巧趋跄兮"的体态描写:"'跄'字兼摄《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与《周易·渐卦'鸿渐于磐'之象"。这种将礼仪规范转化为生命美学的笔法,正是《诗经》"温柔敦厚"诗教的典范。

点评

《猗嗟》一诗,诚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评:"通篇铺张射法之妙,而美在其中矣。"其笔下少年射手之姿,令人神往。

王夫之于《诗经稗疏》中赞叹:"'美目扬兮'四字,写尽英武之气。目为心之符,清扬则心志澄明,此之谓神射手也。"诗中"抑若扬兮"之态,恰如陈奂《诗毛氏传疏》所言:"昂首阔步之貌,非但形美,更见其神完气足。"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特别激赏末章:"'四矢反兮'句最妙,四箭连中一的,如燕归巢,此等笔力非亲眼所见不能道。"而闻一多《风诗类钞》则点出其深层意蕴:"表面赞射艺,实为赞德行。'以御乱兮'四字,将武艺升华至保家卫国之境。"

清儒姚际恒《诗经通论》总评此诗:"三章递进,由貌而技,由技而德,如观良玉,愈琢愈显其光泽。"诗中"展我甥兮"之句,朱熹《诗集传》释为:"非独夸其技,更见长辈期许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