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汤汤,其流浩荡。当周室东迁之际,王纲解纽而礼乐未崩,此《瞻彼洛矣》所以作也。考《毛诗序》云:"《瞻彼洛矣》,刺幽王也。"然细味诗中之"韎韐有奭,以作六师",实见诸侯会盟之盛况。
昔者周幽王时,郑桓公为王室司徒,尝会诸侯于洛水之滨。诗中"君子至止"三复其辞,盖言诸侯毕至,朱芾照水之景。洛水为天下之中,《尚书·洛诰》载周公营洛邑,此际虽王权式微,然诸侯犹秉周礼,铠甲生虮虱而不废朝觐。
"福禄如茨"之喻,非独颂祷之辞,实暗含忧思。郑玄笺云:"茨,屋盖也。"以茅茨喻福禄之厚,恰映周室虽衰,礼器犹存。韎韐赤绂与鞸琫玉饰,皆周制威仪,诗人目睹泱泱洛水,追思文武之烈,故有"保其家邦"之叹。
洛水汤汤,终古如斯。此诗作于宗周将坠未坠之时,如青铜器上最后一抹鎏金,在"六师"整肃的描摹里,藏着诗人对礼乐文明的最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