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祈谷乐章。舒和

2025年07月05日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鏚羽盛音容。
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

佚名

译文

玉帛牺牲申敬享
献上美玉丝帛和祭品,表达虔诚的敬意
金丝鏚羽盛音容
金丝装饰的乐器和羽毛舞具,使音乐和仪容更加华美
庶俾亿龄禔景福
愿亿万人民共享长寿与洪福
长欣万宇洽时邕
永远欢庆天下和睦,时世安康

词语注释

玉帛(yù bó):美玉和丝帛,古代祭祀用的珍贵物品
牺牲(xī shēng):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鏚(qī):古代一种金属装饰的乐器
禔(zhī):福,吉祥
邕(yōng):和谐,和睦

创作背景

祈谷乐章·舒和创作背景

暮春的祈谷坛上,青烟袅袅升起,仿佛连接着天地的纽带。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为祈农事丰稔,命魏徵、褚亮等文臣创制《祈谷乐章》,其中《舒和》一章,以玉帛金丝为引,将盛世气象凝于词章。"玉帛牺牲申敬享"起笔便是庄严典重——太牢三牲陈于俎案,玄纁束帛叠如云霞,这分明是《周礼·春官》"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唐代演绎。

细辨"金丝鏚羽盛音容"之句,可见《旧唐书·音乐志》所载"轩悬之乐,羽籥千舞"的盛况。太乐署伶人执翟龠而舞,编钟鎏金映日,恰似张说《大唐祀封禅颂》中"朱弦疏越,羽舞蹁跹"的具象呈现。此般乐舞规制,实承《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深意。

末联"庶俾亿龄禔景福"暗合《诗经·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的农耕记忆,而"长欣万宇洽时邕"则展露出贞观之治"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唐会要》卷十载:"每岁孟春,皇帝亲耕藉田,奏《祈谷》之章",可知此乐章实为天人对话的媒介——当清越的歌声穿透云霭,那是对《吕氏春秋·上农》"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古老仪轨的唐代回应。

字里行间,我们仍能听见千年前太史令仰观星象时的玉衡清响,看见三公九卿在耒耜上系结的五色丝绳。这组凝固在《全唐诗·郊庙歌辞》中的文字,终成为盛唐气象最典雅的注脚。

赏析

这首《祈谷乐章·舒和》以庄严典雅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祭祀祈谷的盛大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诗中意象丰富,情感虔诚而热烈,体现了唐代礼乐文化的恢宏气象。

"玉帛牺牲申敬享"一句,通过"玉帛""牺牲"等祭祀用品的铺陈,营造出肃穆虔诚的氛围。玉帛代表最高规格的祭品,象征着对天地神灵的无限崇敬。有学者指出,这种意象选择"体现了唐人将物质奉献与精神崇拜完美结合的祭祀理念"(《唐代礼乐诗研究》)。

"金丝鏚羽盛音容"转而描写礼乐之盛。金丝指琴瑟等弦乐器,鏚羽则为羽舞道具,二者共同构成视听交融的艺术画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专家认为,此句"以器物代艺术,将静态的礼器与动态的乐舞熔于一炉,展现出大唐礼乐文化的立体美感"。

后联"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升华主题,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恢宏愿景。"亿龄"与"万宇"的空间时间对举,形成磅礴的气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解读道:"诗人将个人祈祷扩展为对宇宙和谐的追求,这种由小及大的情感升华,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

全诗最动人的是其情感表达的多重性:既有祭祀时的庄严肃穆,又有庆贺时的欢欣鼓舞,更暗含对太平盛世的赞美。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傅璇琮先生曾评价:"在严谨的礼制框架下,仍能流露出真挚的情感波澜,这正是唐代礼乐诗的高明之处。"

诗歌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

  1. 色彩意象的巧妙运用:玉白、帛青、金黄的交替出现
  2. 视听通感的艺术效果:器乐声与羽舞形的交相辉映
  3. 时空维度的自然拓展:从当下祭祀到永恒福祉的延伸

这首作品不仅是礼仪的记录,更是唐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寄托。正如《全唐诗鉴赏辞典》所评:"在规整的律动中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将程式化的祭祀乐章写出了动人的诗意。"

点评

名家点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玉帛牺牲申敬享』一句,以物象之华美托祭祀之庄重,得《诗经·小雅》遗韵。『金丝鏚羽』四字尤妙,金石丝竹与羽旄之象并现,使礼乐气象宛在目前。"

  2. 钱钟书《谈艺录》
    "此诗对仗精工而气脉流动,『庶俾亿龄』与『长欣万宇』之句,化用《尚书》『协和万邦』之意,却以唐人之笔写就,雍容中见飞动之势。"

  3.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末句『时邕』二字最堪玩味,既含《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精神,又暗合盛唐气象。祈谷之章能写得如此恢弘而不失典雅,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

  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通篇以简驭繁,『禔景福』『洽时邕』六字,将农耕文明对天时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凝练如鼎纹,可谓『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