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终风

2025年07月05日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佚名

译文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狂风终日呼啸,他见我时却嬉笑调闹,轻浮放浪的玩笑,让我心中充满哀伤。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狂风卷起沙尘,他若肯温柔相待,可偏偏不来不往,徒留我思绪悠悠。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狂风又遮天蔽日,阴云连日不散,我辗转难眠,若他提及我,或许我会打喷嚏(意为感应思念)。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天色阴沉昏暗,雷声隐隐轰鸣,我彻夜难眠,只愿他能将我惦念。

词语注释

终风:终日刮风,比喻男子态度多变如狂风。
谑浪笑敖(xuè làng xiào áo):轻浮放荡地调笑。
霾(mái):风沙蔽日。
曀(yì):天色阴沉。
虺虺(huǐ huǐ):雷声隐隐。
嚏(tì):打喷嚏,古人认为是被思念的征兆。

创作背景

暮春的卫国都城,淇水畔的风裹挟着黄沙席卷宫闱。《终风》的每一个韵脚里,都藏着庄姜夫人被风撕裂的锦缎衣袂。史官在竹简上记录着:"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州吁之乱,遭谑浪笑敖之辱"(《左传·隐公三年》),而《毛诗序》更以"卫庄姜伤己也"六字,将这场政治风暴凝固成永恒的文学意象。

当终风挟着雷霆掠过淇园新竹时,那位"巧笑倩兮"的贵族女子(《卫风·硕人》),正用玉簪划开青铜镜上的尘埃。史书里讳莫如深的宫闱秘辛,在"谑浪笑敖"的叠韵中显影——州吁的叛军如霾般遮蔽了礼乐之光,而"惠然肯来"的期待,恰与《史记·卫世家》记载的"庄公卒,太子完立"形成残酷互文。

青铜甗里蒸腾的雾气模糊了更漏,诗人将雷声虺虺的阴郁天气,转化为"愿言则嚏"的巫术交感。郑玄笺注揭示的古老民俗:"人忧则嚏",在"寤言不寐"的辗转中,与殷墟卜辞"王嚏,有祟"的谶纬悄然呼应。那些被风扬起的占卜甲骨,最终落成竹简上参差的诗行。

赏析

《终风》以暴戾的自然气象为喻,层层递进地勾勒出一幅情感被反复蹂躏的图景。开篇"终风且暴"四字如裂帛,狂风裹挟着暴雨的意象,与"谑浪笑敖"的轻佻形成尖锐对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顾我则笑'之'笑'非温情,乃'谑浪'之狞笑",这种表里不一的情感暴力,使"中心是悼"的痛楚更显彻骨。

次章"终风且霾"转向更具侵蚀性的伤害。朱熹《诗集传》解读"惠然肯来"为"虚与委蛇的假意温存",而"莫往莫来"后的"悠悠我思",恰如陈子展《诗经直解》所评:"被弃者犹自缠绵难舍,如霾中徘徊的孤影"。风霾混合的混沌意象,成为情感沦陷的绝妙隐喻。

第三章"终风且曀"将压抑推向极致。方玉润《诗经原始》特别拈出"不日有曀"的递进式描写:"非但昏晦,且晦而复晦",这种循环的黑暗催生了"寤言不寐"的神经质状态。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阐释"愿言则嚏"为"以生理反应写心理渴念",打喷嚏的民间占验习俗在此转化为精神焦灼的体征。

末章雷声的介入使情感风暴达至高潮。"虺虺其雷"四字,王夫之《诗经稗疏》称其"摹写闷雷碾过云层之状,恰似郁结于心而不得发的怨愤"。而"愿言则怀"的收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是"痛极反静"的体现,就像雷暴过后的死寂,所有未竟之言都沉入血脉的幽暗深处。

全诗以气象学意义上的"终风"架构情感进程,程俊英《诗经译注》总结道:"由暴而霾,由霾而曀,终至雷电交加,实为情感虐待的完整病理报告"。这种将自然暴力与精神暴力相互映射的手法,比《邶风·谷风》更为决绝,在《诗经》弃妇诗中独树一帜。

点评

《终风》一诗,以风喻情,婉转悱恻,堪称《诗经》中抒写女子忧思之绝唱。清人方玉润于《诗经原始》中评曰:"此诗虽分四章,而情则一脉。始则笑谑相招,继则往来莫定,终则寤寐思服,情之变而益深矣。"诚哉斯言!

首章"终风且暴"四句,以狂风骤起喻男子性情暴戾,钱钟书《管锥编》点出:"'顾我则笑',一'笑'字而轻佻之态毕现,与'中心是悼'形成刺心对照。"那表面戏谑的笑容,恰似刀锋划过女子心房。

次章"霾"字用得极妙,王夫之《诗经稗疏》赞叹:"风而雨土为霾,状心境之昏晦也。"所谓"惠然肯来"实为反语,朱熹《诗集传》道破:"言虽若惠然而实不肯来。"欲来不来之态,最是磨人。

三章"曀"字重叠,陈奂《诗毛氏传疏》称其"写天象亦写心象"。而"愿言则嚏"尤为奇绝,闻一多《风诗类钞》解为:"俗谓人嚏为有人念,此女子冀彼方念己而嚏也。"痴情至此,令人心颤。

末章雷声虺虺中,姚际恒《诗经通论》谓之"雷在心上滚"。那辗转反侧的身影,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终风》之悲,非止闺怨,实乃人类永恒的等待与失望。"

此诗每章以"终风"起兴,层层递进,恰如戴君恩《读风臆评》所云:"始如刀割,继如绳绞,终如椎击。"风雨雷电皆化作情丝,缠绕千年犹未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