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创作背景
暮春残冬之际,夏去秋来之时,四季更迭,岁月如流。"土王四月"暗合《礼记·月令》所载"中央土,其日戊己"之说,此时正值季夏之月,土德当令,万物孕育。古人在此阴阳交替之际,以虔诚之心备下黍稷笾豆,行送神之礼。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代五郊乐章乃祭祀五方天帝所用,此篇当属祭祀中央黄帝的送神曲。黍稷馨香萦绕庙堂,笾豆祭器承载礼乐之重,《周礼·春官》所谓"以乐舞教国子"的雅正传统在此显现。唐人将《诗经·楚茨》"絜尔牛羊,以往烝尝"的古老祭仪,化作"送神有乐"的悠扬乐章,期盼神灵歆享后赐福人间。
"神其赐休"四字尤见深意,既延续《左传》"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的敬天思想,又融汇唐人"礼备乐成,神人以和"的圆融境界。当青铜编钟的余韵消散在祭坛袅袅青烟中,天地人神在此刻达成微妙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