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崇德舞创作背景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命祖孝孙、魏徵等重制雅乐,以彰显开国功业与礼乐教化。《崇德舞》作为享太庙乐章之一,以恢弘辞章颂扬李唐王朝受命于天的正统性。
历史经纬:
- 五运改卜暗指唐承隋祚的政权更迭,"彤云""黄星"典出《宋书·符瑞志》,喻祥瑞降临;
- 叶阐珠囊二句,化用《尚书·考灵曜》"河图玉镜",喻高祖李渊开启清明治世;
- 武陈七德呼应《左传》"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的武功准则,暗指平定隋末乱世的功业;
- 祥禽仁兽的意象,源自《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烘托贞观之治的仁政气象。
礼乐深意:
此乐章以四言古体构建天地人神的交响:上阕写天命所归(三象九服),下阕述治世之盛(华夷禔福),最终以"景福无疆"作结,既符合太庙祭祀的肃穆仪轨,又透露出初唐昂扬向上的文化自信。字里行间可见贞观君臣融合《诗经》雅颂传统与魏晋骈俪文风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