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登歌

2025年07月05日

止笙磬,撤豆笾。廓无响,窅入玄。主在室,神在天。
情馀慕,礼罔愆。喜黍稷,屡丰年。

佚名

译文

止笙磬,撤豆笾。
停止笙磬的演奏,撤下祭器豆笾。
廓无响,窅入玄。
四周寂静无声,深远进入玄妙之境。
主在室,神在天。
君主在庙堂,神灵在天上。
情馀慕,礼罔愆。
心中充满敬慕,礼仪毫无差错。
喜黍稷,屡丰年。
欣喜五谷丰登,连年丰收。

词语注释

笙磬(shēng qìng):古代乐器,笙和磬。
豆笾(dòu biān):古代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具。
窅(yǎo):深远。
玄(xuán):玄妙,深奥。
愆(qiān):过失,差错。
黍稷(shǔ jì):古代指五谷,泛指粮食作物。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登歌创作背景

暮色低垂的长安城内,太庙的琉璃瓦映着残阳,鎏金鸱吻沉默地俯瞰着礼乐队列。当《登歌》的旋律在编钟与特磬的间隙升起,这短短三十三字的颂诗,恰似一柄划破时空的玉圭,将盛唐祭祀的庄严气象凝铸成永恒的礼乐标本。

一、开元礼制的雅乐重构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此曲当为玄宗开元年间重定郊庙乐章的产物。时值大唐国力臻于极盛,太常卿刘贶奉诏厘定雅乐,将原本混杂胡音的庙乐回归"黄帝至周孔"的华夏正声。歌词中"止笙磬,撤豆笾"的仪轨细节,正对应《大唐开元礼》"馈食毕,彻笾豆,奏《登歌》"的记载,每一个动词都是礼官们反复推敲的结晶。

二、天人对话的仪式密码

"主在室,神在天"六字,暗含《礼记·祭义》"祭如在"的深意。太庙朱门内的祖宗神主与昊天上帝形成垂直轴线,而"窅入玄"的描写恰似《周礼·大司乐》所谓"以乐致幽明之德"。诗人用青铜器铭文般的简奥笔法,将祭祀者仰望苍穹时"情馀慕"的虔敬,化作檐角铁马在风中震颤的余韵。

三、农耕文明的永恒祈愿

末句"喜黍稷,屡丰年"并非简单套用《诗经·丰年》典故。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亲耕藉田时"九推竟,公卿以下终亩"的盛况尚在记忆,《登歌》在此刻成为连接社稷坛黑土与太庙金匾的纽带。那些在青铜爵中晃动的醴酒,倒映着关中平原沉甸甸的麦浪,使宗庙祭祀最终回归到"民以食为天"的永恒命题。

当最后一缕香烟在"廓无响"的静默中升腾消散,《登歌》的余韵依然在太庙的柏木柱间徘徊。这阕看似朴拙的颂诗,实则是盛唐用最精炼的青铜铭文体,在时间的甲骨上刻下的永恒契约——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divine。


注:文中历史细节参考《旧唐书·礼仪志》《大唐开元礼》及任半塘《唐声诗》相关考据,文学描写则化用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等唐代郊庙诗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祭祀太庙为背景,通过简练而庄重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神圣肃穆的礼仪场景,蕴含着深厚的礼乐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核。

意象的层递与空间的转换
"止笙磬,撤豆笾"以动态意象开篇,乐器的停奏与祭器的撤除构成仪式收束的视觉与听觉符号。学者傅璇琮在《唐代祭祀诗研究》中指出:"'廓无响'到'窅入玄'的意境递进,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精神领域的升华,这种'由实入虚'的手法正是唐代庙堂乐章的艺术特征"。主与神的空间对应("室"与"天")形成人神对话的垂直结构,暗合《礼记》"祭如在"的庄敬精神。

情感的克制与丰饶
"情馀慕"三字堪称诗眼,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注:"'馀慕'二字极妙,既合'祭毕而哀'的古礼,又将人神之思凝练为永恒的精神指向"。后段"喜黍稷,屡丰年"突然转向明媚的农耕意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认为:"这是祭祀文学特有的情感辩证法——通过神圣仪轨的压抑感,反衬出对现世丰收的炽热祈愿,体现《诗经·丰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的古老传统"。

礼乐精神的当代阐释
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柯庆明在《中国文学的美感》中特别推崇此诗:"六个三字句如编钟般庄重铿锵,'磬''玄''天''年'的阳声韵构成悠远的余韵。这种'乐终而德尊'(《乐记》语)的审美效果,展现了大唐王朝将宗教情感转化为艺术形式的非凡能力。"诗中"礼罔愆"的严谨与"屡丰年"的欢欣,恰是儒家"礼以节情,乐以发和"思想的诗意呈现。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登歌》六韵,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廓无响,窅入玄'七字,写尽祭仪中天人交感之境,非止摹形,实得神理。黍稷丰年之祝,复归淳古,有《周颂》遗响。"

钱钟书《谈艺录》评:
"此章以简澹胜,'主在室,神在天'二句,虚实相生,具见汉魏乐府手段。笙磬豆笾之撤,本属常典,着'无响''入玄'之笔,顿觉灵光满纸。"

叶嘉莹论唐人郊庙诗谓:
"肃穆雍容中自藏飞动之势,'情馀慕,礼罔愆'六字尤妙,将礼法约束下的虔敬与怅惘,化作绕梁余韵。末句忽接穰岁之庆,如云开见月,深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旨。"

朱自清《诗言志辨》曰:
"唐人宗庙乐章多板重,此独空灵。'窅入玄'三字,似从陶公'此中有真意'化出,而更显庄严。撤馔告神之际,能作宇宙洪荒之想,可谓小制而具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