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节愍太子庙乐章·登歌酌鬯》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宫廷为追悼节愍太子李重俊而制此乐章。太子因发动重俊之变诛杀武三思未果,兵败被杀,后蒙平反追谥"节愜",庙享之礼遂成国家仪典。
"登歌酌鬯"乃郊庙祭祀核心环节,歌者升堂而咏,以郁金香合黍酿造的鬯酒献神。诗中"灼灼重明"双关太子名讳与日月之辉,"惟孝虽遥"暗指其生前未尽孝道而死后得享隆礼。玄宗朝编纂《大唐开元礼》时,此乐被收入"太子庙时享"仪轨,以醇醴玄酒象征至诚,以灵规不朽寄托对储君悲剧命运的哀矜。
礼官徐彦伯等奉敕撰词时,巧妙化用《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与《周礼》"致齐备絜"之典,将政治创伤转化为符合儒家礼制的神圣叙事,折射出盛唐初期宫廷对权力更迭的文学性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