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外的太清宫笼罩在袅袅香雾中。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这座供奉老子的皇家道观正举行着隆重的祭祀大典。乐工们调试着编钟玉磬,道士们手持青词玉简,准备演绎《太清宫乐章》——这套由玄宗亲敕创作的道教仪式音乐,正见证着盛唐"崇玄重道"的特殊历史图景。
第二奏的旋律在青铜钟鼎的余韵中升起,歌词"虚极仙宗本"暗合《道德经》"致虚极"的玄理。玄宗自注《孝经》《道德经》的墨香犹在案头,他将老子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的诏书尚存史册。诗人贺知章、李白等"仙宗十友"的身影或许就徘徊在祭坛周围,他们笔下"希夷象帝先"的意境,恰是对《列子》"黄帝梦游华胥"典故的诗化转译。
当"百灵朝太上"的颂声响起时,太清宫壁画中的云气纹样仿佛随之流动。吴道子刚完成的《五圣千官图》中,老子化胡的传说与万国来朝的盛况交织成画。礼官们以"云门达和气"的乐舞模拟《周礼》"六乐"遗韵,而"思用合钧天"的结句,则透露着玄宗将道教斋醮音乐与上古雅乐融合的深意——这既是开元盛世的文化自信,更是李唐王朝"道为政本"的政治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