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雩祀乐章。雍和

2025年07月05日

绀筵分彩,宝图吐绚。风管晨凝,云歌晓啭。
肃事兰羞,虔申桂奠。百谷斯登,万箱攸荐。

佚名

译文

绀筵分彩,宝图吐绚。
深青的祭席铺展华彩,神圣的图卷绽放绚丽。
风管晨凝,云歌晓啭。
晨风中的箫声悠扬凝聚,破晓的云间歌声婉转。
肃事兰羞,虔申桂奠。
庄严奉上兰草美食,虔诚献上桂酒祭奠。
百谷斯登,万箱攸荐。
百谷丰登仓廪满,万箱贡品敬献神前。

词语注释

绀(gàn):深青带红的颜色
啭(zhuàn):鸟鸣婉转,此处指歌声
兰羞:以兰草调味的珍馐
桂奠:用桂花浸制的祭酒
攸(yōu):助词,无实义

创作背景

暮春的晨光穿过太庙的琉璃瓦,将祭祀的绀青色筵席染上斑斓色彩。贞观年间的长安城郊,李世民亲率百官行雩祀之礼,祈求甘霖润泽百谷。《雍和》作为《雩祀乐章》中承前启后的篇章,此刻正随编钟磬鼓在祭坛上回荡。

青铜礼器映射着"宝图吐绚"的吉兆,那是贞观十七年新制的《大唐雅乐》图谱。太常寺乐工执凤形箫管凝神而立,"风管晨凝"的乐音与破晓时分的云雀鸣啭交织,仿佛天人共奏《云门》遗音。史载魏徵修订乐章时,特取《诗经·小雅》"以妥以侑,以介景福"之意,将"肃事兰羞"的虔诚融入祭祀流程。

祭坛上楚地蕙兰与吴郡桂醑陈列如仪,暗合《楚辞》"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古礼。当"百谷斯登"的颂唱响起时,太仓令正将新麦呈于耒耜形祭器——这既是《礼记·月令》"祈谷实"仪轨的延续,更是对《贞观政要》所载"劝穑务农"国策的诗意呈现。终章"万箱攸荐"的叠唱声中,朱雀大街的官仓粟米正随颂声倾入祭器,恰如《唐会要》记载的"乐三成,荐黍稷"场景。

赏析

暮春时节的祭祀场景在词章中徐徐展开,绀青色的祭筵与斑斓宝图相映成趣,宛如天地间铺展的霓裳。"绀筵分彩"四字以视觉的饕餮盛宴开篇,《乐府诗集》评此句"设色之工,恍见周礼典章",那庄重典雅的绀色祭台,分明是人间与神明对话的圣坛。

"风管晨凝,云歌晓啭"将听觉意象雕琢得玲珑剔透。唐代音乐理论家徐景安在《乐书》中盛赞此联"气韵流动处,暗合《箫韶》遗音",晨风里凝滞的管乐与破晓时流转的歌声,构成时空交错的通神密码。云歌二字尤见匠心,既状歌声缥缈入云,又暗喻《列子》"响遏行云"的典故。

祭祀的虔诚在"肃事兰羞"四字中达到高潮。宋代学者王应麟在《玉海》中指出:"兰桂之喻,非独言祭品精洁,更见君子德馨。"当兰草修饰的祭馔与桂花酿就的奠酒供奉于前,那肃穆仪式背后,是农耕文明对天地最本真的敬畏。清代学者沈德潜《唐诗别裁》特别标举"百谷斯登"的转合之妙:"由虚礼而实穑,顿见祭祀真义"。

结句"万箱攸荐"如黄钟大吕收束全篇,《唐音癸签》称此句"以仓储之实写神贶之丰,朴拙中自见气象"。那堆积如山的粮箱不仅是丰收的见证,更是天人感应的具象化表达。全篇在《乐府正义》中被誉为"缩《云汉》《丰年》于尺幅",将《诗经》雅颂传统融入六朝绮丽笔法,在富丽堂皇的辞藻深处,跳动着先民对土地最原始的感恩。

点评

暮春读《雩祀乐章·雍和》,如见盛唐祭坛上飘落的玉兰瓣。绀青祭筵与星象图谶交映的瑰丽,恰似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云"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那"宝图吐绚"四字,竟将礼器纹样写出了流动的虹彩。

李善注《文选》时曾言"祀天之乐,当有风云之气",此诗"风管凝晨露,云歌啭晓霞"二句,非但以通感手法令音律具象化,更暗合《周礼》"云门之舞,奏六变而天神降"的深意。王夫之《唐诗评选》谓其"清商徐引中自含肃穆",恰点破祭祀乐章庄而不板、丽而不妖的妙处。

后四句尤见功力,"兰羞桂奠"用《楚辞》香草典却无斧凿痕,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所叹:"肃事虔申,只此八字便抵得半部《郊祀志》。"至若"百谷万箱"之咏,方东树《昭昧詹言》称其"化《诗经·丰年》古调为新声",将农耕文明最朴素的祈愿,凝作金钟玉磬般的盛世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