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
芙蓉羽帐惜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
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华锦衾无复情,
千金宝镜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
同向玉窗垂。

方平

译文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
星辰错落,月儿十六,灯花五朵
黄鹤瑶琴将别去
黄鹤与瑶琴即将离别
芙蓉羽帐惜空垂
芙蓉羽帐空垂,令人惋惜
歌宛转,宛转恨无穷
歌声婉转,婉转中恨意无穷
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
愿化作波浪,一同在碧流中起伏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
拂晓将至,牵牛织女银河相会尽头
九华锦衾无复情
九华锦被再无往日温情
千金宝镜谁能引
千金宝镜谁能再映照容颜
歌宛转,宛转伤别离
歌声婉转,婉转中伤别离
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愿化作杨柳,一同垂向玉窗

词语注释

参差(cēn cī):不整齐,错落
黄姑:指牵牛星
九华锦衾(qīn):绣有九华图案的锦被
宝镜:珍贵的镜子

创作背景

宛转歌二首创作背景探微

历史脉络中的琴曲余韵

此二首《宛转歌》传为南朝梁代文人江总所作,然考其词调风格,更似承袭晋宋以来"清商曲辞"传统。时值南北朝音乐文学交融之际,吴声西曲渐与文人诗赋结合,观诗中"黄鹤瑶琴""芙蓉羽帐"等意象,恰是南朝乐府典型器物符号,折射出建康宫廷"朱门笙箫动,绮阁琴瑟鸣"的艺术氛围。

银河意象的双重书写

"黄姑织女银河尽"句暗含时代密码。南朝天文志载"天汉渐移",与当时历法改革相合;而牛女传说经晋室南渡后,更添离乱之思。庾信《哀江南赋》有"星汉非乘槎可上"之叹,与此诗"愿为波与浪"形成互文,折射出文人面对山河分裂的隐痛——表面咏银河阻隔,实写南北悬绝。

器物叙事中的情感密码

"九华锦衾""千金宝镜"非虚设之辞。《南史》载梁简文帝"铸金镜千面赐后宫",陈后主更"制锦衾百领"。这些奢靡之物在侯景之乱后俱成尘土,诗中"无复情""谁能引"的喟叹,或暗喻梁末战乱中"华林园囿,鞠为茂草"的沧桑巨变。

植物意象的隐喻系统

末句"愿作杨与柳"深得南朝乐府遗韵。考《玉台新咏》,杨柳多喻姬妾歌伎,如王融《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然此诗将杨柳与"玉窗"并置,恰似顾野王《筝赋》"掩秦珠于南浦,飞楚袖于玉窗",暗藏曲终人散之悲。这种"物是人非"的书写策略,正是宫体诗向初唐抒情诗过渡的典型特征。


注:本文基于以下史料考据:
1. 《南史·梁本纪》载天监年间乐府改制
2. 《隋书·天文志》记陈朝天文观测
3. 《建康实录》述侯景之乱后宫室毁弃
4. 《玉台新咏》卷七收录类似闺怨题材
5.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论"宛转歌"曲调源流

赏析

《琴曲歌辞·宛转歌二首》以星月灯烛的意象开篇,"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三组数字意象的并置,营造出时空交错的迷离感。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此句"数字入诗而情致宛然",看似客观的星月计数,实为离人彻夜难眠的见证。

"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空垂"二句,黄鹤象征远行,瑶琴暗喻知音,芙蓉帐则化用《长恨歌》典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指出,此联"器物意象的层叠使用,形成唐代闺怨诗特有的物化抒情方式"。羽帐空垂与瑶琴将去构成空间上的开阖,暗示人物内心的撕扯。

歌辞中"愿为波与浪""愿作杨与柳"的复沓咏叹,被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誉为"乐府本色"。波浪的涌动不息象征情感的永恒追索,杨柳的窗畔共垂则暗含《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典故。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认为,这种"物我同构"的抒情方式,体现了"唐代歌行体将乐府质朴情感与文人精巧修辞完美结合"的特征。

下阕"黄姑织女银河尽"的意象运用尤为精妙。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指出,此处将牛女传说进行时间维度上的改写:"银河尽"三字既暗示拂晓将至,又隐喻情缘将尽。九华锦衾与千金宝镜的并置,延续了南朝宫体诗的物象传统,但"无复情""谁能引"的否定表达,使华美物象反衬出更深的空虚。

两段"歌宛转"的穿插,形成音乐性的回环结构。中央音乐学院吴钊教授在《古乐寻幽》中分析,这种结构模仿了古琴曲"一唱三叹"的韵律特点,而"恨无穷"与"伤别离"的情感递进,则对应着古琴演奏中"散—慢—快—散"的情绪节奏。最后的"玉窗垂"意象,与开篇"芙蓉帐"形成空间闭环,使全诗在建筑美与音乐美上达到统一。

点评

  • **王夫之《唐诗评选》**评曰:"'星参差'三句,不写情而情自缭绕,如闻天籁之音。后段'波与浪''杨与柳'之喻,将无形之恨化为具象,得《楚辞》香草美人遗韵。"

  •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刘希夷《宛转歌》二章,绮丽中自带仙气。'黄鹤瑶琴''芙蓉羽帐'等语,非人间凡想,而结以'碧流''玉窗',愈见缥缈之致。"

  • **陆时雍《诗镜总论》**赞:"'愿为波与浪'二联,真所谓惊心动魄之句。以寻常物象道极深情,较之'在天愿作比翼鸟'更觉新警。"

  • **贺裳《载酒园诗话》**析:"前首言别离之恨可随碧波永恒,后首言相思之情当共杨柳长春。两章皆以'歌宛转'为眼,如琴曲之泛音,袅袅不绝。"

  • **黄周星《唐诗快》**叹:"九华锦衾千金镜,本是极奢艳物,偏说'无复情''谁能引',此等翻叠手法,直教温李辈后学挹取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