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2025年07月05日

银榜重楼出雾开,金舆步辇向天来。泉声迥入吹箫曲,
山势遥临献寿杯。帝女含笑流飞电,乾文动色象昭回。
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

岑羲

译文

银榜重楼出雾开
银色的匾额高悬在重叠的楼阁上,云雾散开显露出来
金舆步辇向天来
金色的车驾缓缓前行,仿佛从天而降
泉声迥入吹箫曲
泉水的声音远远传来,融入悠扬的箫声之中
山势遥临献寿杯
山势连绵,仿佛在远方举杯祝寿
帝女含笑流飞电
公主含笑,眼波流转如闪电般明亮
乾文动色象昭回
天空的文采变幻,景象辉煌回转
诚愿北极拱尧日
衷心祝愿北极星拱卫着尧舜般的盛世
微臣抃舞咏康哉
小臣我欢欣鼓舞,歌颂这安康的时代

词语注释

银榜:银色的匾额
金舆(jīn yú):金色的车驾,指皇帝或公主的车
步辇(bù niǎn):古代一种由人抬行的轻便车驾
迥(jiǒng):远
乾文(qián wén):天空的文采,指天象
昭回(zhāo huí):光辉回转
拱(gǒng):拱卫,环绕
抃舞(biàn wǔ):欢欣鼓舞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年间,长安城南的终南山麓烟霞缭绕,安乐公主的"定昆池"山庄刚完成扩建。这座"逾于昆明池"的园林,见证着大唐帝国最微妙的权力图景——当金舆步辇碾过新铺的甬道,群臣的应制诗正成为政治博弈的优雅注脚。

史载景龙三年(709年)暮春,中宗携韦后临幸爱女山庄。彼时安乐公主恃宠而骄,"昆明池"之名的僭越已显露其政治野心。侍从文臣们面对"银榜重楼"的奢华,须在颂圣与讽谏间寻找平衡。诗人以"乾文动色象昭回"暗合《易经》"乾为天"之象,既赞山庄得天地灵秀,又隐晦提醒天威不可亵渎。

"泉声迥入吹箫曲"的妙笔,实暗用秦穆公女弄玉吹箫引凤典故。彼时安乐公主新寡再嫁武延秀,这场政治联姻正如仙乐飘摇于山泉之间,华美中透着不安定。尾联"北极拱尧日"的颂圣之语,恰与《旧唐书》记载的"主恃宠骄怒,卖官鬻狱"形成微妙互文,在盛唐气象的褶皱里,藏着帝国将倾的隐喻。

赏析

这首诗以皇家游幸山庄为背景,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生活的华丽与恢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象完美融合,营造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画卷。

首联"银榜重楼出雾开,金舆步辇向天来",以"银榜"、"金舆"等意象勾勒出皇家气派。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出雾开'三字,既写实景,又暗喻皇恩浩荡,如拨云见日。"这一联通过空间的开合变化,展现了皇驾降临时的庄严气象。

颔联"泉声迥入吹箫曲,山势遥临献寿杯"巧妙地将自然之声与宫廷雅乐相融。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评点道:"泉声与箫曲共鸣,山势与寿杯相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一联以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和谐美妙的艺术境界。

颈联"帝女含笑流飞电,乾文动色象昭回"转入对安乐公主的刻画。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解读:"'流飞电'三字既写公主明眸流转,又暗含其尊贵身份;'乾文动色'则暗示天象因皇家游幸而呈现祥瑞。"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人物形象提升至天人感应的神圣高度。

尾联"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表达了臣子的美好祝愿。葛晓音在《唐诗宋词十五讲》中分析:"'北极拱尧日'的意象,既是对皇权的尊崇,也是对太平盛世的礼赞。'抃舞咏康'四字,生动再现了臣子欢欣鼓舞的神态。"这一联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典型的应制诗特色。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正如莫砺锋在《唐诗与宋词》中所言:"意象华美而不失庄重,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完美体现了宫廷应制诗'雅正雍容'的审美特征。"诗人通过对景物、人物的层层铺陈,最终升华为对皇权与盛世的歌颂,展现了唐代宫廷诗歌的独特魅力。

点评

名家点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此篇气象宏丽,如金舆步辇,自天而降。'泉声迥入吹箫曲,山势遥临献寿杯'二句,声色相映,虚实相生,真应制诗中上乘之作。"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帝女含笑,乾文动色,字字皆带仙气。结句'诚愿北极拱尧日',以颂寓规,深得应制体要。"

  3.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通篇铺陈典丽,而'银榜重楼出雾开'七字,已摄全篇之魂。末联抃舞康哉,虽属常语,然气脉贯注,如乐终之戛玉敲冰。"

  4. 当代·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此诗以空间之层递(重楼、金舆、泉声、山势)构建皇家仪仗的恢弘,更以'飞电''昭回'之动态,暗喻帝德如天。奉和之作能臻此境,可谓'藻不妄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