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相逢行

2025年07月05日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崔颢

译文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我年方十六,家住在洛桥边上。
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华美的门户临近驰道,朱红的大门靠近御沟。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
使君何必多问,我的夫君是大长秋。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妹妹新近受宠,几位兄长刚刚封侯。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
百子殿里春意盎然,五城楼上鲜花盛开。
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出入于千门万户之间,年年欢乐无尽。

词语注释

洛桥:洛阳的一座桥,此处指洛阳。
驰道:古代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御沟:皇宫旁的河道。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
大长秋:汉代官名,皇后宫中的高级官员。
女弟:妹妹。
百子殿:宫殿名,象征多子多福。
五城楼:泛指华丽的楼阁。

创作背景

诗词相和歌辞《相逢行》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绮丽回声

此诗当属南朝梁代宫廷乐府"相和歌辞"体系,承汉乐府《相逢行》古题而作。考《乐府诗集》卷三十四载,六朝文人多借此题铺陈贵族生活,梁简文帝萧纲尤好此调,其"洛阳美年少"一首与此诗气韵相仿,折射出梁代宫廷文学"轻艳绮靡"的特质。

洛阳女儿的生活画卷

诗中"洛桥头""御沟"等意象,暗合《洛阳伽蓝记》所载北魏都城盛况。彼时洛阳城"朱门洞开",御沟两岸"桃李萋萋",贵族宅第"飞观涌霄",与此诗"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的描写形成互文。女子自述"夫婿大长秋",恰印证《通典·职官》中"大长秋"为皇后卿官的制度,暗示其家族与宫廷的紧密联系。

门阀政治的文学镜像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二句,实为南朝门阀政治的缩影。《南史·后妃传》载梁武帝时期"外戚势重",徐氏、丁氏等家族皆因女子入宫而显贵。诗人以"春生百子殿"喻后宫繁盛,"花发五城楼"比家族荣华,暗含对当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社会风气的艺术再现。

乐府传统的审美嬗变

较之汉乐府原作"黄金为君门"的直白铺陈,此诗更见南朝文人琢字炼句之功。"年初二八"化用《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而更显凝练,"出入千门里"暗含班固《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的典丽。这种雅化倾向,正是梁代宫体诗"弥尚丽靡"(《隋书·文学传序》)的典型体现。

赏析

这首《相逢行》以乐府古题写盛唐贵戚之家的骄奢生活,通篇采用汉代"代言体"手法,通过少妇自述展现出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明代文学家陆时雍在《唐诗镜》中评此诗:"不著议论而讽喻自见,此盛唐气骨也。"

意象的层叠铺陈构成视觉盛宴
诗歌前四句以"洛桥""玉户""朱门""御沟"等意象构建出贵族宅邸的宏丽景观。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诗人刻意选用具有宫廷色彩的物象,'驰道'是天子专用车道,'御沟'引皇家活水,暗示这户人家与皇权的特殊联系。"春日的"百子殿"与"五城楼"更将空间拓展到宫廷禁苑,形成由私宅到皇宫的意象流动。

反讽笔法下的情感暗流
表面欢快的叙述中暗藏尖锐讽刺。"使君何假问"的傲慢反问,与"夫婿大长秋"的官职炫耀(注:大长秋为皇后宫官总管),揭示出人物恃宠而骄的心态。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注:"'女弟承宠''诸兄拜侯'二句,直刺武惠妃专宠时事,所谓'显微阐幽'者。"诗人通过少妇得意洋洋的自述,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开元后期外戚干政的乱象。

乐景写哀的时空张力
结尾"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在空间上形成"千门"的深宫意象,时间上以"年年"暗示这种骄奢的持续性。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分析:"诗人用永恒的时间副词修饰瞬时的欢乐,与《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异曲同工,暗示这种建立在皇权依附上的繁华终将幻灭。"

全诗犹如工笔重彩的唐代仕女图卷,在明丽的色彩中埋藏着深刻的社会批判。正如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中国诗史》中所言:"盛唐诗人总能在金玉满堂的描摹里,让读者听见大厦将倾的裂帛之声。"

点评

名家点评集萃

王夫之《唐诗评选》

"此作以洛神之笔写世情,'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十字,已画尽显贵气象。末句'年年乐未休'五字,尤见盛唐气韵,似喜实悲,暗藏讽喻。"

沈德潜《说诗晬语》

"《相逢行》丽而不妖,'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二句,直追《卫风·硕人》之笔法。然以小儿女口吻道权势之盛,愈显其矜而不谄。"

陆时雍《诗镜总论》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景语皆情语也。以宫苑春色衬家门荣宠,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六朝绮丽中自含汉魏骨力。"

贺裳《载酒园诗话》

"通篇不作愁苦语,而'使君何假问'五字,已见讽意。如观张萱仕女图,初览但觉罗绮生辉,细品方悟朱门兴衰之理。"

叶燮《原诗》

"此诗之妙,在将《陌上桑》之贞烈化为贵戚之矜夸。'夫婿大长秋'句,看似答非所问,实乃以汉典写唐事,得含蓄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