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公元1528年-公元1588年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他改良军事装备,创立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生平

公元1528年

戚继光出生于山东登州(今蓬莱)。

公元1544年

戚继光继承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公元1553年

戚继光考中武举,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沿海防倭。

公元1555年

调任浙江都司佥书,负责抗倭。

公元1557年

戚继光招募义乌矿工和农民,组建戚家军。

公元1559年

在台州之战中取得大捷,重创倭寇。

公元1561年

戚继光在福建横屿、牛田、林墩等地大败倭寇。

公元1562年

升任福建总兵官,继续抗倭。

公元1563年

戚继光与俞大猷联合,取得平海卫大捷。

公元1567年

调任蓟镇总兵,负责北方边防。

公元1568年

戚继光开始修筑长城,加强北方防御。

公元1573年

戚继光被弹劾,调任广东总兵。

公元1582年

张居正去世,戚继光受牵连被免职。

公元1585年

戚继光被重新起用,任福建总兵官。

公元1587年

戚继光因病辞官回乡。

公元1588年

戚继光在登州去世,享年60岁。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多是 一作:都是)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2025年07月05日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

比戚继光大2岁

王世贞

1526年-1590年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著作丰富,涵盖诗、文、史、论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卮言》等。

比戚继光大3岁

宗臣

1525年-1560年

宗臣,字子相,号方城,明代文学家、官员,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并称“后七子”,文学上主张复古,反对台阁体。

比戚继光大7岁

徐渭

1521年-1593年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天池山人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其才华横溢,但一生坎坷,晚年穷困潦倒。他在诗文、书画、戏曲等领域均有极高成就,尤以泼墨大写意花鸟画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戚继光大7岁

石茂华

1521年-1583年

石茂华,字君采,号毅庵,明代官员,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嘉靖年间进士,历任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等职,以清廉刚直著称。

比戚继光大8岁

李逸

1520年-1585年

李逸,字子远,号静庵,明代中期文人、官员。生于江南,嘉靖年间进士,曾任知府,后因直言进谏被贬。晚年归隐,专心著述,有《静庵文集》传世。

比戚继光大10岁

郑之珍

1518年-1595年

郑之珍,明代戏曲作家,字汝清,号高石山人,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他一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尤其以改编《目连救母》戏文闻名,对后世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