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

公元1526年-公元1590年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著作丰富,涵盖诗、文、史、论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卮言》等。

生平

公元1526年

王世贞出生。

公元1547年

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公元1550年

因父王忬被严嵩陷害下狱,上书申冤未果,父被杀。

公元1551年

辞官归乡,专心著述。

公元1558年

与李攀龙等结社,倡导文学复古运动。

公元1567年

严嵩倒台后,王世贞复出,任南京太仆寺少卿。

公元1570年

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后因病辞官。

公元1576年

完成《弇州山人四部稿》。

公元1580年

著《艺苑卮言》,阐述文学理论。

公元1590年

王世贞去世。

曾向沧流剸怒鲸,酒阑分手赠书生。芙蓉涩尽鱼鳞老,总为人间事转平。

2025年07月05日

阿姊扶床泣,诸甥绕膝啼。平安只两字,莫惜过江题。

2025年07月05日

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

2025年07月05日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同时代人物

比王世贞大1岁

宗臣

1525年-1560年

宗臣,字子相,号方城,明代文学家、官员,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并称“后七子”,文学上主张复古,反对台阁体。

比王世贞小2岁

戚继光

1528年-1588年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他改良军事装备,创立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比王世贞大5岁

徐渭

1521年-1593年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天池山人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其才华横溢,但一生坎坷,晚年穷困潦倒。他在诗文、书画、戏曲等领域均有极高成就,尤以泼墨大写意花鸟画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王世贞大5岁

石茂华

1521年-1583年

石茂华,字君采,号毅庵,明代官员,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嘉靖年间进士,历任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等职,以清廉刚直著称。

比王世贞大6岁

李逸

1520年-1585年

李逸,字子远,号静庵,明代中期文人、官员。生于江南,嘉靖年间进士,曾任知府,后因直言进谏被贬。晚年归隐,专心著述,有《静庵文集》传世。

比王世贞大8岁

郑之珍

1518年-1595年

郑之珍,明代戏曲作家,字汝清,号高石山人,徽州祁门(今属安徽)人。他一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尤其以改编《目连救母》戏文闻名,对后世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