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年-公元163年
朱穆,字公叔,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学者,以清廉正直著称。
78年-139年
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2年-153年
杨厚字仲桓,广汉新都人。他继承父亲杨统的学业,精通图谶学,善说灾异。多次被朝廷征召,向皇帝进言灾异之事及政治建议,对当时的政治有一定影响。他教授学生众多,著有《春秋内事》《汉德春秋》等书。
133年-192年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精通音律、天文、数学,尤以书法和文学见长。他是蔡文姬的父亲,曾参与熹平石经的校订工作,后因董卓之乱被牵连下狱致死。
150年-177年
郦炎,字文胜,东汉末年文学家,范阳涿(今河北涿州)人。少有文才,擅长音乐和诗歌,性格狂放不羁,后因精神失常被囚禁而死。
153年-212年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东汉末年文学家、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他年少好学,曾游学京都,后被举荐为茂才,但他拒绝出仕。孙策创业时,张纮为其长史、抚军中郎将,为孙策出谋划策,助其成就帝业。孙权掌权后,张纮依旧辅佐孙权,曾建议孙权迁都秣陵。他擅长撰写文章,著有《吴书》等。
153年-208年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世孙。少有才名,以孝悌著称,后因直言进谏触怒曹操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