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

公元885年-公元926年

李存勖,后唐庄宗,沙陀族人,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他是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长子,勇猛善战,早年随父征战,后继承父业,建立后唐,统一北方,但晚年因宠信伶人、疏于朝政而导致政权不稳,最终在兵变中被杀。

生平

公元885年

李存勖出生,为李克用长子。

公元895年

随父李克用参与平定黄巢起义余部。

公元907年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李存勖仍奉唐朝正朔。

公元908年

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位为河东节度使。

公元910年

柏乡之战,大败后梁军队。

公元913年

攻灭幽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公元923年

称帝,建立后唐,年号同光。

公元923年

灭后梁,迁都洛阳。

公元925年

派兵灭前蜀,统一北方及部分南方地区。

公元926年

因宠信伶人、政治腐败,引发兵变,被部下所杀。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比李存勖小2岁

刘昫

887年-946年

刘昫,五代时期后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持编纂《旧唐书》。

比李存勖小2岁

宋齐丘

887年-959年

宋齐丘,字子嵩,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治家、谋士,辅佐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并在其统治期间担任重要职务。他擅长谋略,对南唐的建立和早期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因权谋过重,晚年失势。

比李存勖小3岁

李昪

888年-943年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微贱,为徐温养子,凭借自身才能与谋略在杨吴政权中崭露头角,逐步掌握军政大权。937年,李昪废黜吴帝杨溥,自行称帝,国号大齐,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在位期间,他保境安民,与中原王朝通好,重视农桑,兴利除弊,使南唐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南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李存勖大3岁

冯道幕客

882年-954年

冯道,字可道,五代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晚年自号‘长乐老’,著有《长乐老自叙》。

比李存勖大3岁

冯道之

882年-954年

五代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人称‘十朝元老’。以圆滑处世和保存文化典籍著称。

比李存勖大3岁

冯道

882年-954年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五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十位皇帝,始终担任宰相或三公等高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十朝元老’。冯道以圆滑世故、善于保全自身著称,但也因其政治上的‘不倒翁’形象备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