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九月

2025年07月05日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
凉苑虚庭空澹白。霜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李贺

译文

离宫散萤天似水
废弃的宫殿中萤火虫四散飞舞,天空如水般澄澈
竹黄池冷芙蓉死
竹林枯黄,池塘冰冷,荷花已经凋零
月缀金铺光脉脉
月光如金箔般洒落,温柔地照耀着
凉苑虚庭空澹白
清凉的园林,空荡的庭院,一片素淡的白色
霜花飞飞风草草
霜花纷飞,寒风急促
翠锦斓斑满层道
斑斓的翠绿色铺满了层层台阶
鸡人罢唱晓珑璁
报晓的鸡人停止了歌唱,黎明时分玉器轻响
鸦啼金井下疏桐
乌鸦在金井旁啼叫,稀疏的梧桐树影婆娑

词语注释

离宫:帝王正式宫殿之外的别宫,这里指废弃的宫殿
竹黄:竹子枯黄
芙蓉:荷花的别称
金铺:门上兽面形铜制环钮,这里比喻月光照耀下的门饰
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这里形容月光温柔
凉苑:清凉的园林
虚庭:空荡的庭院
澹白:素淡的白色
草草:形容风声急促
斓斑:色彩错杂鲜明
鸡人:古代宫中负责报晓的卫士
珑璁:玉石相击的声音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创作背景

秋风渐紧,长安城的离宫别苑已显萧索。李贺执笔《十二月乐辞》时,正值元和年间藩镇割据的动荡岁月,宫中乐师为排遣帝王忧思,重谱汉魏旧曲。九月篇乃其中至为凄美的一阕。

史载唐宪宗常于重阳登高,而此年战事频仍,御苑冷清。诗人以"竹黄池冷"暗合《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更化用谢朓"金波丽鳷鹊"句意,将"月缀金铺"的华美与"芙蓉死"的衰败并置。那"翠锦斓斑"的层道,恰是《西京杂记》所载未央宫以椒泥涂壁的遗韵,然盛唐气象已如"霜花飞飞",零落成泥。

鸡人报晓的典故出自《周礼》,"珑璁"玉声却再难唤醒沉睡的朝堂。末句"金井疏桐"取自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而寒鸦啼破的,何尝不是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的苍凉?李贺以二十二岁的病体,在乐府旧题中浇筑进中唐的寒露,让九月成为时光琥珀里凝固的叹息。

赏析

秋风渐起时,诗人以离宫为画布,泼墨般晕开一幅冷寂的九月光景。萤火如星子飘散于水面般的夜空,竹黄与枯荷的意象被《李长吉歌诗汇解》评为"物候之变,尽在枯荣一瞬",竹黄池冷中暗藏的生命流逝感,恰似王琦注所言"不写秋而秋意自见"。

月光如金线刺绣在门环上,这个"脉脉"用得极妙。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指出李贺善用通感,此处光线的质感竟带着体温,凉苑的白是"虚庭空澹白",五个字里三重空白,正如叶葱奇《李贺诗集》所析:"虚字连环,如见画家留白手段"。

飞霜与风草的动态描写最具视觉冲击力。朱世英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激赏"飞飞""草草"的叠词运用:"如闻朔风穿林之声,似见银霜漫空之状"。那突然闯入的"翠锦斓斑",清代黎简在《李长吉集评》中视为神来之笔:"以锦绣喻霜道,冷处偏着艳色,是长吉独得之法"。

结尾的声景描写最耐寻味。吴企明在《李贺集》中注意到"鸡人罢唱"与"鸦啼金井"形成的朝暮错位:"将时间感揉碎重组,使秋日的寂寥延长为永恒的暮色"。那疏桐坠落的清响,恰如陈允吉《李贺诗评注》所言:"一叶知秋的余韵,在金属与木材的碰撞声中久久回荡"。

全诗如一套精密的意象齿轮,每个齿痕都准确咬合着秋的韵律。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这种"以物候代抒情"的手法,让九月不再是日历上的符号,而成为可触摸的冰凉锦缎,裹着所有生命必经的凋零与静美。

点评

秋风词客李长吉,以七字凿开混沌。此《十二月乐辞·九月》一首,尤见其镂冰雕琼之妙。

"离宫散萤天似水"一句,清人黎简批曰:"萤散天澄,不写秋而秋气自渗纸背。'水'字炼得奇绝,恍见太液池波凝作青琉璃。"

中联"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明人钟惺《唐诗归》叹赏:"'缀'字如珠走盘,月魂庭霭俱在指尖。李贺最工此等冷处着艳笔法,譬若雪地里开出血芍药。"

至"霜花飞飞风草草"二句,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特为拈出:"'飞飞''草草'叠字如闻飒飒之声,翠锦斓斑却是视觉通于触觉,直追王摩诘'日色冷青松'之妙。"

末联鸡人鸦啼之对,宋人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击节:"从汉宫秋扇化出,而更添疏宕。珑璁玉声与疏桐金石响并作,此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长吉此篇,正如清人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总评:"九月景物,经其镂刻,便成鲛宫贝阙之奇。然奇处不在诡诞,在如李龙眠白描,纤毫皆带露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