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天监年间,吴兴太守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清丽之句名动士林。后三百余年,李贺于元和八年沿苕溪漫游,见暮春汀洲白蘋摇曳,忽忆柳恽当年在此执缰吟咏之态。时值柳恽旧治吴兴,贺驻足江畔,但见樗树新果初结,蝶影翩跹于暖沙之上,恍若隔世重逢。
诗人取柳恽原意而另铸新境:樗树暗用《庄子》无用之木典,箬叶露酒呼应梁时"玉壶买春"的雅致,蜀桐虚轸则化用嵇康"目送归鸿"之琴趣。最妙在结句"沙暖双鱼",既实写吴兴水乡景致,又暗藏汉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的深婉情思。贺以长吉体特有的瑰丽想象,将梁代文人清雅气象与中唐绮艳诗风交融,在苕溪春波中完成了一场跨越三百年的诗意唱和。
此作实为李贺对南朝文人传统的追慕,钱塘江畔的樗树幽香里,既飘着梁武帝时代"竟陵八友"的墨韵,又洇着中唐诗人对六朝风流的重新诠释。沙岸那双游鱼搅动的,正是中国诗歌长河中永不停歇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