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

公元45年-公元117年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史,曾续写《汉书》,并著有《女诫》等作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

生平

公元45年

班昭出生

不详

班昭早年丧父,由兄长班固抚养

公元92年

班固去世,班昭奉汉和帝之命续写《汉书》

公元94年

班昭完成《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

不详

班昭被召入宫,担任皇后和贵人的教师,尊称为“大家”

不详

班昭撰写《女诫》,成为古代女教经典

公元102年

班昭上书汉和帝,请求让兄长班超从西域返回

公元117年

班昭去世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比班昭大13岁

班固 撰

32年-92年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继承父志,历时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亦善辞赋,代表作有《两都赋》。后因窦宪案牵连下狱而死。

比班昭大13岁

班固

32年-92年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父班彪为著名学者,弟班超为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固在史学、文学上均有卓越成就,但因卷入政治斗争最终死于狱中。

比班昭大15岁

王景

30年-88年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 ,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他曾与王吴共修浚仪渠,用堰流法治理,效果显著。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受汉明帝命主持修治黄河、汴渠,使河、汴分流,消除水患,使兖、豫两州的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他还曾出任庐江太守,教百姓牛耕,推广蚕织技术,使当地经济得以发展。

比班昭小27岁

杨厚

72年-153年

杨厚字仲桓,广汉新都人。他继承父亲杨统的学业,精通图谶学,善说灾异。多次被朝廷征召,向皇帝进言灾异之事及政治建议,对当时的政治有一定影响。他教授学生众多,著有《春秋内事》《汉德春秋》等书。

比班昭大31岁

马援

14年-49年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后归附光武帝刘秀,屡立战功,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一生南征北战,平定陇西、交趾等地,晚年仍请缨出征,最终病逝于征讨五溪蛮的军中。其“马革裹尸”的豪言壮语流传千古。

比班昭小33岁

张衡

78年-139年

张衡,字平子,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和浑天仪,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