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剑篇 宝剑篇

2025年07月05日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郭震

译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你可曾见昆吾山冶铁炉火飞溅,红光紫气交相辉映何等耀眼。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能工巧匠千锤百炼多少年,才铸成这把龙泉宝剑。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龙泉剑身寒光如霜雪,匠人惊叹此乃绝世奇珍。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琉璃玉匣上雕着莲花纹,错金剑环映照着明月光。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恰逢天下太平无战事,有幸成为君子的防身利器。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剑光幽暗如青蛇之色,纹路片片似绿龟之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不仅与游侠豪杰为伴,也曾追随英雄豪杰左右。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谁料中途竟被弃置不用,零落漂泊在古监狱旁。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纵然尘封埋没无用处,每夜剑气仍直冲云霄。

词语注释

昆吾:古代山名,传说产铁。
咨嗟:zī jiē,赞叹。
错镂:cuò lòu,镶嵌雕刻。
风尘:比喻战乱。
周防:周密防卫。
文章:此处指剑身花纹。
弃捐:抛弃。
漂沦:漂泊沉沦。

创作背景

《古剑篇》创作背景探微

一、武周王朝的剑器隐喻

此诗诞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约690-705年),作者郭震以龙泉宝剑为意象,在"红光紫气俱赫然"的铸造场景中,暗合武周代唐时"凤鸣朝阳"的政治气象。史载武则天尤重祥瑞,《唐会要》卷二十八记载其执政期间"紫气绕梁"的记载频现,诗中之"紫气"正是时代印记。

二、文人命运的镜像投射

"良工锻炼凡几年"暗喻唐代科举取士制度。据《通典·选举》,当时进士及第者平均需经十年苦读,与铸剑耗时形成互文。而"中路遭弃捐"的慨叹,实为初唐众多寒门士子的共同境遇,《旧唐书·郭震传》载其早年"落魄不拘小节",正是这种怀才不遇的写照。

三、古狱埋剑的典故意象

"零落漂沦古狱边"化用《晋书·张华传》典故:雷焕于豫章丰城狱基掘得龙泉、太阿双剑。武则天时期大兴告密之风,《资治通鉴》载当时"制狱恒满",诗人借古狱意象,既抒不平之气,又以"夜夜气冲天"保持士人风骨。

四、游侠精神的时代回响

诗中"游侠子""英雄人"的意象,折射出初唐尚武之风。《唐律疏议》特别规定"任侠之禁",而郭震本人"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新唐书》本传),这种个人经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最终凝练成"虽复尘埋无所用"的千古绝唱。

赏析

这首诗以龙泉宝剑为意象,通过精妙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宝剑的非凡气质与悲剧命运,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与人生感慨。

意象赏析
诗歌开篇即以"昆吾铁冶飞炎烟"的壮阔场景,描绘宝剑锻造过程,其中"红光紫气"的渲染赋予宝剑神秘色彩。宝剑"颜色如霜雪"的冷峻形象,与"琉璃玉匣吐莲花"的华美装饰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其锋利特质,又暗示其高贵出身。诗中"青蛇色"、"绿龟鳞"的动物意象,更增添宝剑的灵动与威严。

情感脉络
前八句通过"良工咨嗟叹奇绝"等描写,流露对宝剑的赞美之情。中间"正逢天下无风尘"六句,笔锋转为宝剑未逢其时的遗憾,暗含怀才不遇之叹。结尾"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两句,以宝剑不屈的剑气,象征志士虽遭埋没仍坚守气节的精神,情感达到高潮。

艺术特色

  1. 象征手法的运用:宝剑成为人才与理想的化身,其命运折射士人的普遍遭遇。
  2. 对比的巧妙安排:前段极写宝剑之珍贵,后段突转其沦落,强化悲剧效果。
  3. 刚健的语言风格:如"飞炎烟"、"气冲天"等词,体现盛唐诗歌的雄浑气魄。

权威评析

  •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诗:"托物言志,得《离骚》遗意。"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认为:"结句尤见寄托,是子昂本色语。"
  • 现代学者傅璇琮指出:"以器物写命运,开创了唐代咏物诗的新境界。"

全诗通过宝剑的铸造、华饰、埋没到剑气不灭的过程,完整展现了理想从孕育到幻灭再到精神永存的生命轨迹,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骨气端翔"的艺术特色。

点评

此诗以龙泉宝剑为咏,实乃托物言志之杰构。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曰:"'红光紫气'四字,铸剑奇观如在目前,更妙在'咨嗟叹奇绝'五字,将良工惊叹神态与剑器精魄一并托出。"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尤赏其转折之妙:"自'正逢天下'句以下,忽开异境,剑器有知,亦当惊知己于千古。'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此非咏剑,直是咏怀也。"

诗中"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一联,王夫之《姜斋诗话》称其:"状物之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吐'字'映'字,使静物生韵,如见剑匣开阖时珠光迸射之态。"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点出其象征意味:"'青蛇色''绿龟鳞'之喻,非独写剑纹,实暗喻君子文章道德之辉光。末句夜气冲天,正是士不遇时犹守其志的绝妙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