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杭州城,钱镠正于凤凰山麓巡视新扩的吴越王宫。这位出身草莽的君主凝视着远处浑浊的钱塘江,忽然对身旁的文士罗隐叹道:"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代应难继此才。"江风拂动他锦袍上的玉带,恰似其胸中翻涌的忧思——五代十国的烽烟里,他筑海塘、兴水利的功业,终将如黄河水浊复清般成为绝响。
史载钱镠曾命三千弓弩手射退钱塘潮,却在修筑钱城时遇江水倒灌。是夜他独坐军帐,以朱砂在青玉砚上写下"传语龙王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烛火将他的身影投在牛皮舆图上,恍若与传说中的潮神对话。此句后被民间谱为《钱王射潮曲》,那方砚台至今仍陈列在临安博物馆,釉色中暗藏当年浪沫的痕迹。
罗隐在《吴越备史》中记载,钱王巡视新垦农田时,曾将一把沃土授予老农:"须将一片地,付与有心人。"彼时夕阳将他的斗笠染成金色,田垄间新栽的桑苗才及膝高。这朴素的政治智慧,后来被苏轼化用进《乞常州居住表》,而当年那片试验田所在,正是今日杭州丝绸博物馆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