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晦日宴高氏林亭》创作背景
暮春晦日,长安城外的风裹挟着最后一丝料峭,高氏林亭的垂柳已抽出新绿。这座以"金谷园"为蓝本修筑的私家园林,正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上巳节前的晦日,唐代文人素有在此日临水宴饮、祓禊祈福的风雅传统。
亭台错落间,主人高正臣广发邀帖。这位与陈子昂、杜审言交游的显宦,其林亭堪比晋代石崇的金谷名园。琉璃盏映着新酿的绿蚁,青玉案陈列着时令鲜馔,受邀者皆是当世俊彦:有平阳郡公家的翩翩公子,亦有崔知贤、席元明等二十一位诗人。他们效仿兰亭雅集,以"华"字为韵,竞相赋诗。
子昂执盏凭栏,但见曲水回环处,旧浦新涨的春波揉碎天光;东风过处,海棠胭脂色点染亭角。远处传来羯鼓声,那是教坊乐工在演奏《晦日游》新曲。暮色渐浓时,车马络绎启程,诗人回望林亭,晚霞如烧红的玛瑙浸在潏河,恍若王羲之笔下"暮春之初"的光景,遂提笔写下这轴盛唐雅集的剪影。
按:《全唐诗》载此诗为陈子昂所作。唐代晦日宴饮之风盛行,《唐诗纪事》卷七详细记载了此次高氏林亭宴集的唱和盛况,现存同题诗作达21首,可见当时文坛风雅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