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晦日重宴》创作背景
唐时长安,每逢正月晦日(月末最后一日),曲江池畔便成文人雅集之地。此诗当为高宗或武后时期某次宫廷宴饮的写照,彼时"曲水流觞"之俗尚盛,而"重宴"更显皇家气度。
首联"高门引冠盖"暗合《唐书》所载"三品以上升筵殿阶"的规制,朱紫公卿云集,与"下客抱支离"形成微妙对照——或指未入流的寒士亦得列席,彰显盛世包容。颔联"绮席珍羞满"呼应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宫廷膳食之精,而"文场翰藻摛"则折射龙朔年间上官仪"绮错婉媚"诗风的影响。
颈联"蓂华雕上月"用《竹书纪年》尧时祥瑞"蓂荚历"典故,既切晦日时间,又暗颂圣明;"柳色蔼春池"与《开元天宝遗事》"望春宫赐柳"记载相合,唐代确有晦日赐柳以祓除不祥的旧制。尾联"日斜归戚里"的盛况,恰似《长安志》中"五侯贵戚联镳驰道"的图卷,金羁连骑间,犹闻马铃铿然。
此诗在六朝宴饮诗的华丽底色上,更添大唐特有的雄健气息。那些雕蓂、春柳、金羁的意象,终在历史尘埃中凝结成一块三彩陶片,让我们窥见那个"百代未有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