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三台二首创作背景
这两首六言绝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之手,当为贞元年间(785-805)任江州刺史或苏州刺史时所作。其创作背景可从三重维度窥见:
一、时代风云的投影
"未报长安平定"一句暗指中唐时期频繁的藩镇叛乱。建中四年(783)爆发的泾原兵变,叛军曾攻陷长安,德宗仓皇出逃奉天。直至贞元初年,中央政权与地方藩镇的角力仍在持续。诗人以"万国岂得衔杯"的反问,道出盛世不再的隐忧——往昔"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已在战火中零落成泥。
二、刺史生涯的剪影
后首"朝来门閤无事"的闲适,恰是韦应物晚年任地方官的真实写照。据《唐刺史考全编》载,其在江州时"为政清简",苏州任上亦"颇理郡务"。这种"冰泮寒塘始绿"的早春意象,暗合诗人治理州郡时如春风化雨般的施政风格。白居易《吴郡诗石记》称其"歌诗似政",正可为此作注脚。
三、生命意识的觉醒
前首以"一年一年老去"开篇,后首以"晚下高斋有情"作结,形成完整的生命沉思。贞元五年(789)韦应物已届知命之年,诗中时间意识格外强烈。寒塘始绿与百草新生,既是自然节律的写照,亦暗含老病中见生机的禅意,与诗人晚年"焚香扫地而坐"(《国史补》载)的生活哲学相呼应。
两首小诗如双面屏风:一面映照着中唐动荡的时局,一面倒映着诗人澄明的心境。六言句式特有的顿挫节奏,恰似更漏声声,在"老去"与"花开"的永恒对峙中,敲击出唐人特有的时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