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2年-公元202年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项羽勇猛善战,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最终在楚汉战争中败于刘邦,自刎于乌江。
192年-232年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诗、赋、散文著称,代表作有《洛神赋》《七哀诗》等。因其文学才华横溢,被誉为“才高八斗”。
181年-234年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主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其忠诚勤勉、智慧过人,被后世尊称为“卧龙先生”。
177年-250年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音乐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擅长诗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其一生坎坷,历经战乱,曾被匈奴掳走,后为曹操赎回。
177年-250年
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音乐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但一生坎坷,曾流落匈奴,后被曹操赎回。代表作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156年-236年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的重要谋士、大臣。他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早年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他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他。孙策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佐孙权,稳定局势。在赤壁之战前,他主张投降曹操,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局势。孙权称吴王时,张昭因性情刚直,多次违背孙权心意,未能拜相。但他仍为东吴尽心尽力,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等。
0年-910年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出身京兆韦氏,为初唐宰相韦见素之后。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词风清丽疏朗,是花间派代表作家,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有《浣花集》传世。早年屡试不第,历经黄巢起义战乱,创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名动一时,人称“秦妇吟秀才”。乾宁元年(894年)中进士,后入仕唐廷,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编选唐诗选集《又玄集》。天复年间入蜀依附王建,为其重要谋士,前蜀建立后官至宰相,参与制定开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