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上

不详-不详

何元上为唐代人物,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从有限资料可知,他曾作《润州鹤林寺杜鹃花》诗,此诗体现出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一定的才情,展现了唐代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其作品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生平

不详

创作《润州鹤林寺杜鹃花》诗

润州城南,鹤林古刹的杜鹃花年年盛开,如火如荼。唐德宗贞元年间,诗人何元上踏着青苔斑驳的石阶而来,恰逢暮春时节,寺中老僧指点着那株相传"高丈余,每春末,花开烂漫"的异种杜鹃,说是"贞元中有僧自天台移栽"(《酉阳杂俎》续集卷九)。诗人青衫被山风拂动,凝望那"殷红如血"的花朵,忽觉此景"非常色所能及"(《全唐诗》卷四七二小注),袖中诗笺已染上淡淡墨香。

据《润州图经》载,鹤林寺杜鹃"春秋二分,花发最盛",何元上择此良辰驻足,正暗合天时。他注意到古树"根如蟠龙,皮若裂石"(《云仙杂记》引《润州景物略》),花瓣上还凝着前夜雨露,恍若"鲛人泣珠"。当时文人雅集盛行"以花为题"的联句之风,何元上却独辟蹊径,在寺壁题下"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的警句,后收录于《万首唐人绝句》时,宋人洪迈特注"元上此作,实开晚唐咏物新格"。

《文苑英华》卷三二五收录此诗全篇时,编者特意保留"鹤林寺南郭"的原始题注,印证了诗人创作时的地理坐标。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统签》中评点:"元上诗如工笔设色,一花一叶俱带润州烟水气。"这恰与宋代《京口耆旧传》记载的"贞元末,润州多文会,何生每以精微见称"形成互证。那日寺钟响起时,墨迹未干的诗行间,尚能闻到杜鹃花特有的"蜜香",这种细节被五代孙光宪记录在《北梦琐言》卷十的"吴中花木志"篇中,成为后世考据此诗创作场景的重要佐证。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月光似水衣裳湿, 松气如秋枕簟凉。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肠断...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