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和

2025年07月05日

天之历数归睿唐,顾惟菲德钦昊苍。
撰吉日兮表殷荐,冀神鉴兮降闓阳。

佚名

译文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和
唐中宗祭祀昊天的乐章。豫和
天之历数归睿唐,顾惟菲德钦昊苍。
上天安排的命运归于圣明的唐朝,我怀着微薄的德行敬仰苍天。
撰吉日兮表殷荐,冀神鉴兮降闓阳。
选择吉日献上丰盛的祭品,希望神明明鉴,赐予光明与吉祥。

词语注释

历数:指上天安排的朝代更替的次序。
睿唐:圣明的唐朝。睿,ruì,圣明。
菲德:微薄的德行。菲,fěi,微薄。
昊苍:苍天。昊,hào,广大无边。
撰吉日:选择吉日。撰,zhuàn,选择。
殷荐:丰盛的祭品。殷,yīn,丰盛。
闓阳:光明。闓,kǎi,同“凯”,和乐,光明。

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处,长安城的朱墙碧瓦渐次隐入薄霭。开元年间的大唐正步入极盛,玄宗于南郊圜丘祭天时,太常寺乐工奏响的《豫和》之音,恰似一缕金线,将天人交感织就成锦绣乐章。

彼时青铜礼器蒸腾着稷黍的馨香,玄宗临轩执圭的剪影倒映在祭坛的玉露中。太史令推算的吉日恰逢北斗柄指寅位,乐官依《周礼·春官》"以六律为之音"的旧制,将清商调式揉入楚地巫音的悠长尾韵。张说奉敕撰写的颂词"顾惟菲德"四字,暗合《诗经·大雅》"小心翼翼,昭事上帝"的谦卑,又带着李唐王室以老子后裔自居的微妙矜持。

乐工们头戴鹖冠,在编钟簴簨间奏响敔柷。那旋律既有龟兹羯鼓的浑厚,又保留着《云门》六代之舞的庄重节奏。当"冀神鉴兮降闓阳"的叠唱响起时,祭坛东南的燎柴正化作赤焰腾空,仿佛《礼记·祭义》所述"燔燎升闻"的具象——这升腾的青烟携着人间帝王的敬畏,直抵紫微垣的帝座。

此般盛景背后,实是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的预演。玄宗以吴天上帝配享先祖睿宗的安排,既延续《贞观礼》"严父配天"的传统,又通过"历数归唐"的宣告,将武周革命后的正统性焦虑消弭于韶乐之中。那些镌刻在太清宫钟鼎上的音符,终成为盛唐气象最精妙的注脚。

赏析

这首诗以恢弘典雅的笔触,展现了唐代皇家祭祀昊天的庄严场景,蕴含着对天命所归的虔敬与对国运昌隆的祈愿。

开篇"天之历数归睿唐"一句,以"历数"这一源自《尚书》的天命意象,将唐王朝的统治合法性上溯至宇宙秩序。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指出,此句化用《论语·尧曰》"历数在尔躬"的典故,通过"睿"字的精心锤炼,既彰显李唐皇室的政治智慧,又暗合《周易》"睿作圣"的哲学内涵。

"顾惟菲德钦昊苍"转折间流露谦卑,形成"天命崇高"与"己德微薄"的张力美。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特别激赏这种"敬天畏命"的情感表达,认为"菲德"与"昊苍"的意象对比,完美诠释了《礼记》"祭如在"的虔诚心态。其中"钦"字尤见功力,既含《说文》"敬也"的本义,又带《尔雅》"肃也"的仪态。

下阕"撰吉日兮表殷荐"展现祭祀仪轨的隆重,"撰吉日"三字暗合《楚辞·九歌》"吉日兮辰良"的巫祭传统。文史学家程千帆在《全唐诗词典》中强调,此处"表"字双关,既指呈献祭品的动作,又暗含《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表意功能,使物质供奉升华为精神沟通。

末句"冀神鉴兮降闓阳"将情感推向高潮,"闓阳"典出《汉书·天文志》"日者,阳之精",喻指神赐的光明。美学家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盛赞此意象组合:太阳神崇拜与道德诉求在此完美融合,既延续了《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的古老传统,又注入了唐人特有的明朗气象。那"降"字的动态美感,恰如《文心雕龙》所言"神理共契,政序相参"。

全诗在四十字间完成"天命—自省—仪式—祈愿"的情感闭环,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称之为"盛唐气象的微型标本"。其意象选择既恪守《诗经》"三颂"的典雅传统,又通过"睿唐""昊苍"等创新词组的锻造,展现出《文镜秘府论》推崇的"意新语工"之美。那贯穿始终的肃穆而不失昂扬的情感基调,正是陈寅恪所言"唐型文化"的精髓所在。

点评

名家点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章曰:
    "『豫和』之章,肃穆中见飞动之势。『天之历数』句如黄钟大吕,奠定乾坤气象;『顾惟菲德』则转作谦光自抑,恰合祀天者虔敬之态。末联『撰吉日』『冀神鉴』二句,笔致流转若云篆,将人间至诚与天意垂象绾合无痕。"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批云:
    "宗祀乐章贵在庄而不板,此篇得之。『钦昊苍』三字如仰观紫极,星斗可摘;『降闓阳』之结尤妙,以日喻神,光披万象而不露斧凿,所谓『大音希声』者。"

  3. **近代·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特别指出:
    "『撰吉日兮表殷荐』化用《楚辞》句式而汰其哀艳,存其端雅。虚字『兮』如祭器上镂刻的云纹,在严整格律中添一缕舒卷之气,此正盛唐庙堂文学独绝处。"

  4. **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唐诗语汇意象论》**叹赏:
    "『菲德』与『昊苍』的意象对比,构成微尘与宇宙的对话。中国诗人对天道的敬畏,在此二句中形成完美的张力结构——如同青铜鼎器上饕餮纹的双眼,凝视着永恒与瞬间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