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颂·噫嘻

2025年07月05日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佚名

译文

噫嘻成王
啊,英明的成王
既昭假尔
你已虔诚祈告神灵
率时农夫
率领这些农夫
播厥百谷
播种那百种谷物
骏发尔私
迅速开发你的私田
终三十里
直到三十里外
亦服尔耕
大家都从事耕作
十千维耦
成千上万的人并肩劳作

词语注释

噫嘻(yī xī):叹词,表示赞叹或感叹
昭假(zhāo gé):虔诚祈告神灵
播厥(bō jué):播种。厥,代词,那
骏发(jùn fā):迅速开发。骏,迅速
耦(ǒu):两人并肩耕作

创作背景

周颂·噫嘻创作背景

历史语境

当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还在吞吐着商周之际的云雷,当"天命靡常"的警醒仍在镐京的殿堂回荡,《噫嘻》便在这农耕文明与礼乐制度交织的晨曦中诞生。西周成康之世,以农立国的王朝将社稷根基深植于黄土,此篇正是那"千耦其耘"的盛大图景在《诗经》中的永恒定格。

祭祀渊源

据《毛诗序》载"春夏祈谷于上帝也",其文本内核实为成王亲耕藉田时的祀神之歌。青铜铭文与《国语·周语》相互印证,周王"昭假"(明告)先祖的仪式,恰似何尊"宅兹中国"的庄严宣告,将王权神授与农耕伦理熔铸成神圣的契约。"骏发尔私"的训诫,暗合《令鼎》铭文记载的"王大藉农于諆田"史实。

农耕礼制

诗中"三十里"的广袤阡陌,恰与《周礼·地官》"万夫之田"制度呼应。考古发现的西周骨耜与青铜䦆,正在洛阳盆地北部的黄土里,沉默讲述着"十千维耦"的集体耕作盛况。那田垄间此起彼伏的"噫嘻"叹词,或许是《吕氏春秋》记载的"天子三推"礼仪中最原始的劳动号子。

文学升华

在甲骨卜辞的雨祈年与汉代《藉田赋》之间,这首诗如同青铜爵中的秬鬯,凝聚着天人感应的醇香。郑玄笺注揭示的"成王始置田官"制度变革,使简单的农事歌唱升华为周代"敬天保民"政治哲学的文学标本,那些沾露的耒耜声里,回荡着《尚书·无逸》"先知稼穑艰难"的永恒训诫。

赏析

《周颂·噫嘻》以简朴庄严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西周初年集体农耕的壮阔画卷。诗中"噫嘻"二字开篇,既是对成王的深情赞叹,又似劳动号子般充满力量,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此"开口便有无限欢欣鼓舞之意"。

意象的层叠与升华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展现的不仅是农田的广袤,更暗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指出,这里的"私"实指"耜"(农具),描绘出千万农具在阳光下闪烁的壮观场景。而"十千维耦"的耕作场面,被陈子展《诗经直解》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宏大的劳动交响诗",双人并耕的细节既体现协作精神,又暗含对秩序的礼赞。

情感的虔敬与热忱
诗中"既昭假尔"四字最为精妙,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解为"精诚上通于天",揭示出周人以农耕沟通天人的宗教情怀。成王作为天命的执行者,其"率时农夫"的举动,被现代学者李山在《诗经析读》中阐释为"君王作为最高祭司引领民族生存仪式的神圣时刻"。这种对劳动的虔诚,使全诗超越简单农事记录,升华为对生命繁衍的庄严礼颂。

艺术表现的张力
全诗八句三换韵,形成"赞颂-训导-描绘"的三重奏结构。程俊英《诗经注析》特别指出"终三十里"与"十千维耦"的数字对应,认为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以有限空间容纳无限生机"。而"播厥百谷"的"厥"字运用,在钱钟书《管锥编》中被视为"上古文学中物我交融的典型范例",种子入土的瞬间被赋予神圣的仪式感。

这首农事颂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泥土的芬芳升华为庙堂的雅乐。正如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所言:"周人将农耕的汗水转化为精神的甘露,使《噫嘻》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基因的最早艺术编码。"那些在田垄间起伏的身影,经过诗性的淬炼,最终化作永恒的文化图腾。

点评

《周颂·噫嘻》乃《诗经》中祭祀成王的乐歌,以简朴庄重之笔,勾勒出西周初年农耕礼仪的恢弘画卷。清代经学大师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曰:"'噫嘻'二字,恍闻天语叮咛,若见成王亲临千亩。三十里私田与十千耦耕相映,非实写农事,实写王道之荡荡也。"其言精准道破此诗"以农事见天道"的深意。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更点明其礼制价值:"'骏发尔私'与'十千维耦',乃井田制之文学镜像。前者言王田之广,后者见协作之盛,二者并提,正见周初'助法'精义。"诗中"终三十里"的辽阔与"十千维耦"的壮观,被近代学者闻一多喻为"青铜器铭文般的凝重",称其"数字非计量,实为对秩序与力量的礼赞"。

当代《诗经》研究大家扬之水则从美学角度赏析:"'昭假尔'三字如钟磬余响,将祭祀的虔诚化作阳光雨露,浸润每一株嘉禾。此诗之妙,正在于把宗教仪轨、政治理想,皆溶解在泥土的芬芳中。"诗中"播厥百谷"的朴素与"骏发尔私"的庄严,恰如傅斯年所言:"周人以农事为通天之阶,此篇正是天人对话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