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雅·文王有声

2025年07月05日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佚名

译文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
文王声望显赫,他的美名远扬四方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
他追求国家安宁,终见大业功成
文王烝哉
文王真是伟大啊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文王承受天命,建立赫赫战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讨伐崇国获胜,又建丰邑都城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
修筑城墙挖壕沟,营建丰邑相匹配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并非满足私欲,只为追循孝道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王公德行光耀,如同丰邑城墙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
四方诸侯归附,王后是栋梁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丰水向东流淌,这是大禹功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四方诸侯归顺,君王是楷模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
镐京设立学宫,来自西东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南北皆来朝,无不心悦诚服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
君王占卜问卦,定都在这镐京
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灵龟显示吉兆,武王完成大业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
丰水边长着芹草,武王怎会不建功
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为子孙谋划长远,庇佑后代安康

词语注释

遹(yù):句首助词,无实义
烝(zhēng):美、盛大的样子
淢(xù):护城河
濯(zhuó):显明,光耀
芑(qǐ):一种野菜,指水芹
诒(yí):遗留,传给
辟雍:周代设立的大学

创作背景

《大雅·文王有声》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周人以镐京为都的荣光里,回荡着文王筑丰、武王营镐的史诗。当青铜器上的铭文尚未干透,周人已用诗章将开国史淬炼成永恒。此篇诞生的年代,正是周王朝从牧野的烽烟中走出,亟需用先王伟业来浇筑信仰根基的时刻。

政治语境

诗中"文王受命""皇王维辟"的宣告,实则是周人对天命转移的庄严诠释。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如大盂鼎)铭文与之呼应,共同构建了"以德配天"的政治神学。丰镐二都的兴建,既是战略布局(《史记·周本纪》载"伐崇侯虎而作丰邑"),更是天命所归的具象化表达。

艺术匠心

诗人以"丰水"为经纬,将时空折叠:东注的流水既承载大禹治水的远古记忆("维禹之绩"),又映照着武王"诒厥孙谋"的深谋远虑。这种将地理景观转化为历史隐喻的手法,比《诗经》中常见的"兴"更显宏阔。四章"烝哉"的叠唱,如宗庙编钟般在时空中震荡出永恒的礼赞。

文化基因

诗中"遹追来孝"的表述,揭示了周人以礼乐文明对殷商巫觋文化的超越。1976年陕西扶风出土的史墙盘铭文,其追颂文王武王功业的笔法,与此诗形成有趣的互文,共同印证了西周初期"制礼作乐"的文化工程。

赏析

《大雅·文王有声》是《诗经》中歌颂周文王、武王功德的典范之作,全篇以叠章复沓的结构与庄重典雅的辞藻,构建出恢弘的史诗气象。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盛赞此诗"气象宏远,规模阔大",其艺术魅力在于将历史叙事与礼赞情感完美融合。

意象的层递与象征
诗中"丰水""镐京""辟雍"等意象形成空间叙事脉络。丰水东流暗喻周王朝的源远流长(朱熹《诗集传》称"丰水之流,本于禹绩"),而"维龟正之"的占卜意象则彰显天命所归。尤其"芑"(白蒿)这一植物意象,被陈子展《诗经直解》解读为"丰水有芑,喻周德之茂",通过自然物象投射王朝生命力。

情感的双重升华
八章诗中六次出现的"烝哉"(美哉)赞语,形成强烈的情感节奏。前四章聚焦文王"作邑于丰"的奠基之功,后四章转向武王"宅是镐京"的拓展之业,正如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所言:"由文王而王后而皇王,称谓之变见德业之进"。末章"诒厥孙谋"更将颂扬延伸至子孙永续,体现《毛诗序》强调的"告成功于神明"的宗庙意识。

艺术的复调之美
诗中"自西自东,无思不服"的铺排句式,展现《诗经》典型的空间叙事智慧。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指出此手法"极写王化之广被",而"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等句则通过否定句式强化德政主题,形成道德教化的复调表达。现代学者余冠英特别推崇末章"以燕翼子"的隐喻,认为"用飞鸟护雏意象使政治谋略具象化"(《诗经选》)。

全诗犹如青铜礼器上的铭文,将武功文治熔铸为永恒的礼乐记忆。正如王国维《观堂集林》所言:"《文王有声》者,周家开国之大史诗也",其价值不仅在于历史记录,更在于确立了华夏政治美学中"德音孔昭"的典范。

点评

《大雅·文王有声》如黄钟大吕之鸣,八章叠唱间尽显周王朝开国气象。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篇"煌煌钜制,典重高华",谓其"以'声'字为骨,以'烝哉'为神,层层递进,如见文王武王父子相继、肇基王业之伟烈"。

诗中"遹骏有声""遹追来孝"等句,近人吴闿生《诗义会通》盛赞:"连用'遹'字作提唱,如群山万壑赴荆门,笔力千钧。文王以德化民,武王以功成业,皆自'有声'二字化出。"尤其"镐京辟雍"一章,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称其"四方来朝之象,已开《雅》《颂》庙堂文学先声,'无思不服'四字,写尽周德之盛"。

末章"诒厥孙谋"之句,陈子展《诗经直解》谓之"全篇点睛处":"以燕翼子之喻,非独赞武王之智,更见周人'永言配命'之深谋,此正《大雅》之所以为'大'也。"全诗如青铜鼎彝般庄重雍容,每章结以"烝哉"之叹,恰如朱熹《诗集传》所言:"美其德之进盛,犹云'皇哉'、'休哉',有金声玉振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