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2025年07月05日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佚名

译文

汉家宫里柳如丝
汉家宫殿中,柳枝轻柔如丝
上苑桃花连碧池
上林苑的桃花盛开,倒映在碧绿的池水中
圣寿已传千岁酒
为祝圣上长寿,已献上千年美酒
天文更赏百僚诗
更因天象祥瑞,君臣共赏百官献上的诗篇

词语注释

上苑(shàng yuàn):指皇家园林上林苑
圣寿(shèng shòu):对皇帝寿辰的尊称
百僚(bǎi liáo):指朝中百官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凉州歌属唐代《凉州曲》体系,为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的宫调大曲。此篇"第一"当为组诗序章,折射盛唐"开元全盛日"的气象。据《乐府诗集》载,天宝年间宫廷常奏《凉州》大曲,李白"醉听古乐"诗中所指即此。

宫廷镜像

"汉家宫里"实指唐宫,唐人惯以汉喻唐。上苑桃柳意象源自太宗时期扩建的禁苑,《唐六典》载"苑中穿池养禽,植奇花异木",柳丝桃浪恰是春日宫廷的标准配景。千岁酒典出《汉武故事》,此处暗喻玄宗诞辰的"圣寿节"庆典,张说《舞马词》亦有"岁岁年年常扈跸"之句佐证。

文治光华

"百僚献诗"是开元盛世重要文化景观。《旧唐书》载玄宗"每正月望夜,御勤政楼观乐,群臣赋诗",王维"芙蓉阙下会千官"即咏此景。天文句双关,既指御前诗会常在夜间举行(《开元天宝遗事》记"明皇以琉璃屏风烛照百僚赋诗"),又喻天子以文德辉映星汉。

凉州风韵

虽为宫廷诗,却浸润着凉州乐舞的边塞风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云"凉州大遍最豪嘈",此篇以柔婉笔调写雄浑乐章,恰如敦煌壁画中飞天执柳的刚柔并济,折射盛唐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

赏析

暮春的宫廷画卷在诗句中徐徐展开。柳丝如烟,桃花灼灼,碧波荡漾,诗人以"汉家宫里"起笔,巧妙借汉喻唐,既显皇家气象,又避直白之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出,这种"以柳喻柔美,以桃显繁华"的手法,是盛唐宫廷诗的典型特征,通过植物意象的并置,构建出立体化的春景空间。

"圣寿千岁酒"与"天文百僚诗"形成精妙对仗。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赞赏此联,认为"将祝寿的世俗仪式与天文祥瑞的崇高意象相结合,既显宴饮之欢,又见颂圣之雅"。酒器中的琼浆折射着日月星辰,臣子的诗篇化作璀璨银河,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让颂圣主题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审美张力。

细品"更赏"二字,可见诗人匠心。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分析道:"'更'字如画龙点睛,将静态的宫廷陈设转化为动态的君臣互动,使庄严的颂圣场景突然充满人情温度。"百官不是机械地献诗,而是获得君王含笑的品鉴,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正是开元盛世君臣关系的微妙写照。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色彩的韵律美。袁行霈教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强调:"'柳青'、'桃红'、'池碧'构成三原色的交响,而'千岁酒'的金黄与'天文'的玄黑,又为这明丽基调增添厚重底色。"诗人像一位宫廷画师,以文字调制丹青,让整幅画面既富丽堂皇又不失清新雅致。

在看似程式化的应制诗中,我们仍能触摸到盛唐特有的气象。葛晓音教授指出:"诗人将自然物象与人文意象熔铸为有机整体,使宫廷诗的装饰性获得了生命质感。"那些摇曳的柳枝,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着受帝王雨露滋润的臣子;盛开的桃花,既绘春色,又象征文采斐然的朝士。这种多重象征的手法,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颂圣功能,成为盛唐文化精神的精致标本。

点评

《凉州歌第一》以富丽之笔勾勒盛世图景,前人评其"如金碧山水,一片神行"(沈德潜《唐诗别裁》)。首二句"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王夫之《姜斋诗话》赞曰:"'柳丝''桃浪'相对而出,不着一字而春色自溢",柔条与娇蕊在宫苑中交织,恍见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之设色。

"圣寿千岁酒"句,贺裳《载酒园诗话》称其"化用汉武柏梁之典而愈见新雅",将仙醴祝祷融于皇家气象;末句"天文赏诗"之笔,方东树《昭昧詹言》叹为"星象与文华同耀,非盛唐不能有此恢弘想象"。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总评此诗:"七言绝句能作如此富艳精工,直是蓬莱文章建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