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气象蒸腾的玄宗开元年间,朝廷为重建礼乐正统而敕修《享太庙乐章》,其中《严和》一篇以黄钟大吕之韵,承载着王朝对宗庙祭祀的极致虔敬。当太常寺的编钟在晨光中鸣响,这首四言诗便随着冕旒的摆动,在朱红廊柱间回荡出天地人神的共振。
史载开元六年(718年),玄宗命张说主持修订雅乐,《严和》作为太庙祭仪中"迎神"环节的乐章,其创作深植于"神龙政变"后李唐复辟的政治语境。"肃肃清庙"开篇即以《诗经·清庙》的典重笔法,将武周革命后重新擦拭的李唐宗庙,化作功业连接万古的精神象征。那"赫赫玄猷"中跃动的,不仅是《尚书》"玄德升闻"的治国智慧,更是对"中兴丕业"的现实宣告——正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此时太庙增祀的七室神主,正见证着从神龙到开元的王朝涅槃。
诗人以"化奄十洲"的昆仑意象,将太宗"天可汗"的遗韵与玄宗开拓西域的雄心叠印。而"礼备怀柔"的结句,恰与《唐会要》记载的"开元礼"修订相呼应,在青铜礼器的纹样里,在郊庙乐舞的俯仰中,一个正在用礼乐重新编织天下的盛世,正将其恢弘倒影投映在这三十二字的鎏金文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