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舒和

2025年07月05日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才保合四时邕。

佚名

译文

玉币牲牷分荐享
美玉、丝帛和纯色的祭牲,分别献上供品
羽旄干鏚递成容
羽饰的旌旗和盾斧兵器,依次排列成庄严的仪仗
一德惟宁两仪泰
君主德行纯一,天下安宁,天地和谐
三才保合四时邕
天、地、人三才协调,四季和顺

词语注释

牲牷(quán):纯色的全牲祭品
羽旄(máo):用鸟羽装饰的旌旗
干鏚(qī):盾和斧,古代兵器,这里指仪仗兵器
两仪:指天地
三才:指天、地、人
邕(yōng):和谐,和顺

创作背景

暮春的长安城郊,青圭方丘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唐开元年间,玄宗亲祭地祇的盛大典礼即将开始,太常寺的乐工们正调试着编钟磬簴。这首《舒和》作为《祭方丘乐章》八曲之一,将在皇帝奠玉帛时奏响,其创作恰似一幅盛唐气象的工笔重彩。

乐官根据"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观,将音律调至林钟羽调,使乐章自带大地的浑厚。首句"玉币牲牷分荐享"暗合《周礼·春官》"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规制,玄宗手持的珪璧与太牢三牲在青铜礼器映照下,构成天地人三才交汇的仪式空间。羽旄干鏚的仪仗队列,实为《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武舞六十四人,左执干,右执戚"的具象化,乐工们以宫商角徵羽五音模拟五行相生之序。

后两句"一德惟宁两仪泰"化用《周易》"天地交泰"的哲学,将玄宗《纪泰山铭》中"至诚动天,先天不违"的治国理念凝练为音声。太常卿张说在修订雅乐时,特意使"三才保合"四字合于《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深意,四时邕熙的尾韵,恰似含元殿檐角悬着的铜铃,在终南山的春风里荡开盛世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以祭祀地祇的庄严场景为背景,通过精炼的意象群和典雅的辞藻,构建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图景。前两句"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运用具象的祭祀器物,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交响。据《周礼·春官》记载,玉币代表纯洁虔诚,牲牷象征隆重礼仪,而"羽旄干鏚"的仪仗器物组合,恰如《礼记·乐记》所云"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在动态的"递成容"中展现出礼仪的流动之美。

后两句升华至哲学境界,"一德惟宁两仪泰"化用《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观,学者叶嘉莹指出此句体现了"以德配天"的传统思想,将人的道德修养与天地秩序相联系。而"三才保合四时邕"更融合《周易》三才之道与《尚书》"协和万邦"的理念,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盛赞此类表达"熔经铸史,以数理成诗"。四字短语的连续运用,形成类似《诗经》"雅颂体"的庄重节奏。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的特质,正如朱熹评《诗经·颂》时所说的"肃雝和鸣"之境。通过从具体祭仪到宇宙秩序的层层推衍,完美诠释了《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礼乐精神。当代学者袁行霈特别推崇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认为它"把瞬间的礼仪场景转化为永恒的精神意象"。

点评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舒和

诗词原文: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才保合四时邕。

名家点评:

  • 沈德潜《唐诗别裁》:"'一德'二句,包举天地人在内,而'四时邕'三字,尤见太平气象。"
  •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郊庙歌辞,贵在庄重典雅,此诗措辞得体,气象恢宏,深得古意。"
  •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玉币'二句,写祭祀之容,'一德'二句,颂太平之盛,章法井然,词旨温厚。"
  • 袁枚《随园诗话》:"'三才保合四时邕',七字写尽天地人和之美,非大手笔不能为。"
  • 王国维《人间词话》:"此诗虽为郊庙之作,然气象高华,意境深远,已开盛唐先声。"

赏析:

此诗为唐代郊庙祭祀乐章,语言庄重典雅,气象恢宏。前两句写祭祀场景,玉帛牺牲,羽旄干戚,井然有序,庄严肃穆。后两句颂扬太平盛世,一德惟宁,两仪泰和,三才保合,四时和顺,展现了天地人和的和谐景象。

名家点评多赞其措辞得体,气象高华,意境深远,章法井然,词旨温厚,已开盛唐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