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郇伯

不详-不详

刘郇伯为唐代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赋得冬日可爱》,此诗描绘冬日阳光温暖宜人之景,展现出一定的诗歌创作技巧与艺术表现力。

生平

不详

创作《赋得冬日可爱》,该诗被收录于《全唐诗》

残雪映着长安光宅坊的檐角时,刘郇伯正将冻僵的指节抵在青瓷茶盏上取暖。据《唐诗纪事》载其"性简淡,工五言",此刻他推开的窗棂外,恰见冬日薄阳穿透彤云,为朱雀大街的积雪镀上金箔般的暖色。这幕景象催动了《赋得冬日可爱》的诞生——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五十三明确记载:"郇伯赋冬日可爱诗,为时所称。"

诗中"散彩宁偏照,流阴信不追"二句,实暗用《左传·昭公元年》"冬日可爱"典故。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指出此联"融化经语如己出",那疏淡的光线经他点化,竟显出《周易》"黄裳元吉"般的温润气象。陆心源《唐文续拾》卷六存其残句"煦妪仰无私",恰可与此诗末联"葵藿倾阳早,容光必照卑"互证,足见诗人对《诗经·豳风》"春日载阳"传统的继承。

《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二收录此作时,特注"一作陈讽诗"。考《文苑英华》卷一百五十六作刘郇伯诗,而《唐诗品汇》卷七十四又归陈讽名下。今人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据《唐诗纪事》所载刘郇伯交游线索,判定当属刘作无疑。这个冬日因这场笔墨官司更添传奇,恰似诗中"穿牖来"的阳光,历经千年典籍的折射依然温暖如初。

当贞元末年的寒雾散去,刘郇伯的名字终与这个冬日永恒相连。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评此诗"得阳和之髓",那穿透盛唐余晖的温煦,至今仍在"移阴"与"流彩"的字句间缓缓脉动。

钟静人犹寝,天高月自凉。一星深戍火,残月半桥霜。 客老愁尘下,蝉寒怨路傍。青山依旧色,宛是马卿乡。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