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东安德坊的贵族宅邸内,正是芳菲满园。贞观年间的某个吉日,太宗皇帝第九子李慎在其山池别业设宴,广邀当时文士共赏春光。这座以"叠石造山,引水为池"闻名的园林,恰是初唐贵族"第宅山水化"风潮的典范。
新科进士们沿着垂藤掩映的书斋小径徐行,琴台被木槿花篱温柔环抱。当夕阳西斜时,假山倒影在池水中摇曳,恍若《山海经》中郁洲仙山随波浮动。雕梁画栋间垂落的藤萝与远处传来的埙篪雅乐相和,惊起栖鸟掠过新发的嫩叶,鱼儿跃出水面泛起环环涟漪。
此时主宾执羽觞临水而坐,不必如汉代淮南小山般苦寻《招隐》中的桂树——在这人工再造的自然里,既有仕途通达的"甲第清赏",又得林泉高致的"淹留之趣",正是初唐贵族文人"朝隐"理想的完美写照。那些落在锦笺上的诗句,终将随着曲江流水,汇入即将到来的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