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夜宴安乐公主宅》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年间,长安城灯火如昼,安乐公主府邸的夜宴正达鼎盛。金丝银烛映照着九曲屏风,碧玉堂前流淌着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这位备受宠爱的帝女,其宅第"雕楹璇题"的奢华曾令史官慨叹"工费巨万",而此刻的宴集更汇聚了当时最耀眼的才俊——宋之问、沈佺期等宫廷诗人执笔侍宴,杜审言以"椒花颂声"助兴,连隐居的司马承祯亦被邀列席。
诗人置身这"河汉神光"般的仙境,笔下却暗藏机锋。"只言"二字轻巧点破虚幻:所谓天星动色,不过是人间火树银花的倒影。当主家沉醉于"盛时欢不极"的永恒幻梦时,"夜未央"的咏叹已悄然化作预言。三年后,安乐公主因谋逆伏诛,其宅第的琉璃瓦终映照的不再是笙歌,而是神龙政变的刀光。这首诞生于帝国黄昏的小诗,遂成盛唐前夕最精致的浮世标本。
史载:安乐公主"开府置官属,颇干朝政",其"昆明池庄"之争曾引发朝野震动。中宗时期宫廷诗会频仍,但多为"颂美"之作,此诗在绮丽外衣下暗含的讽喻意味,恰是初唐宫廷诗向盛唐气象蜕变的微妙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