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2025年07月05日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日用

译文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
宰相如风后般贤明,周朝官制重视夏卿之职。
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朝廷谋略能诚信施行,兵法韬略更是纵横自如。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
吉日选用四匹黄马,如周宣王六月出师般威严。
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计划清扫鸡鹿塞的边患,先率军直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
众将领心怀威严以安抚边关,匈奴畏惧其威名。
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出征时众人推车相送,凯旋时百姓郊外相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
穿越荒漠连蓬草也将断绝,庆功宴上木槿花正盛开。
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壮志满怀看剑舞激昂,离愁别绪应高悬旌旗。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
承蒙圣上恩赐优渥旨意,天子文书再次恩宠此行。
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短暂辛劳为求永久安宁,赫赫战功震动天地之声。

词语注释

风后:传说中黄帝的宰相,喻指贤臣。
夏卿:周代官名,掌军政,此处借指重臣。
允迪:诚信践行。迪(dí),实践。
韬略:兵法谋略。韬(tāo),弓袋,喻隐藏。
鸡鹿塞:汉代边塞名,在今内蒙古,泛指边疆。
朔方:北方,汉代朔方郡,今宁夏一带。
推毂:推车毂(gǔ),象征送行助威。毂,车轮中心。
绝漠:穿越荒漠。绝,横渡。
槿:木槿花,朝开暮落,喻宴席短暂。
悬旌:悬挂旌旗,喻牵挂或显扬军威。
睿锡:圣明赐予。锡(cì),通“赐”。
乾文:天子文书。乾(qián),指天子。
赫矣:显赫盛大。赫(hè),显著。

创作背景

开元十载的盛唐气象里,玄宗皇帝在长安城楼铺开边塞舆图时,正值宰相张说以兵部尚书之职奉诏巡边。这场君臣之间的军事筹谋,被史官以"圣制送张说巡边"为题载入《全唐诗》卷三,而当时文士的奉和之作,便在这金戈铁马与翰墨风流的交响中诞生。

烽燧台上的狼烟尚未升起,大明宫中的诗筵已先奏响凯旋的预章。玄宗亲制"六月《采芑》"之典,将周宣王北伐玁狁的典故化作对张说"拟清鸡鹿塞"的期许。当鎏金错银的兵符交到这位曾三任朔方节度使的统帅手中,长安城的槿花正灼灼盛开——这短暂而绚烂的朝宴,恰似诗人笔下"华筵槿正荣"的隐喻,暗合着帝国对边疆"暂劳期永逸"的战略构想。

在"匈奴畏盛名"的自信背后,藏着开元盛世特有的文武相济。张说既是《唐六典》的编纂者,又是平定突厥的统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庙谋能允迪"与"韬略又纵横"形成精妙对仗。当送行的仪仗穿过长安春明门,旌旗上悬垂的不仅是"别绪应悬旌"的诗意,更是唐人"壮心看舞剑"的尚武精神。史载此次巡边后,朔方军威大振,胡马不敢南窥,恰印证了诗中"赫矣振天声"的预言。

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典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的边塞出征图。诗人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与情感递进,展现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

首联以"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的典故开篇,将张说比作黄帝时的名相风后和周代六卿,奠定全诗庄重典雅的基调。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特别指出,此联"用典如盐着水,既显宰相之尊,又合出将之重"。

中间三联通过"四黄马""六月兵""鸡鹿塞""朔方城"等典型边塞意象,构建出壮阔的军事图景。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拟清''先指'二句,如见旌旗所指,笔力千钧"。而"匈奴畏盛名"的侧面烘托,与"绝漠蓬将断"的苍茫景象相映成趣,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情感表达上呈现出递进式结构:从"庙谋允迪"的理性谋划,到"壮心看舞剑"的豪情激荡,最终升华为"赫矣振天声"的崇高境界。现代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分析:"这种由实入虚的情感升华,典型体现了盛唐边塞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特征。"

艺术手法上,诗人巧妙融合了"华筵槿荣"的柔美意象与"绝漠悬旌"的壮烈场景,形成刚柔并济的审美张力。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言:"唐人边塞之作,最善以绮丽之笔写肃杀之气,此诗'槿荣'与'蓬断'对举,尤见匠心。"

结句"暂劳期永逸"既包含对将士的慰勉,又暗含"以战止战"的深意,与开篇"庙谋允迪"形成闭环,展现出张说作为政治家兼文学家的双重思维。当代学者葛晓音在《唐诗流变论》中认为:"这种结句处理,超越了单纯颂扬的层面,体现了盛唐文人'致君尧舜'的理想情怀。"

点评

名家点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诗曰:"气象宏阔,骨力沉雄,直追汉魏风骨。'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二句,尤见宰相运筹之度,将帅叱咤之威。"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用典入化,既合巡边之题,复显盛世之象。末联'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真庙堂雅音也。"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称:"此篇以周官夏卿起笔,以睿锡乾文作结,章法谨严处全在'奉和圣制'四字。'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一联,刚柔相济,允称妙对。"

当代学者葛晓音先生特别指出:"张说原作已佚,然观此和诗,犹可想见当日巡边盛况。'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十字,写尽文武之道,非深谙军旅者不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