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楚老

不详-不详

常楚老,唐代诗人。其工诗,风格多感慨时事,抒发个人情怀。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心境。其诗在晚唐诗坛有一定特色,虽流传下来的诗作数量有限,但仍能展现出他的文学才华。

生平

不详

常楚老出生,具体年份不详

暮色苍茫中的唐代诗坛,常楚老的身影如一抹淡墨,隐约浮现于史料残卷之间。关于其出生年份,《全唐诗》小传仅以"楚老,长庆进士"六字带过,而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六亦未载其生年,只记"楚老登长庆二年进士第"。长庆二年(822年)的春风里,这位诗人已然踏过科举的龙门,却无人知晓他生命最初的啼哭曾惊破哪一年的晨昏。

细考其交游脉络,或可窥得些许微光。杜牧《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自注云:"余与寿朋、楚老同登长庆二年进士第。"韦寿朋生于贞元七年(791年),若以唐人三十岁中第的惯例推算,常楚老生年当在贞元(785-805)年间。然《唐才子传校笺》卷六引《金华子杂编》载其晚年"会昌中任监察御史",会昌(841-846)年间仍在朝为官,则其生年又恐不得过早。

《元和姓纂》残卷中"河内常氏"条下隐约可见"楚老"之名,与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常仲儒并列。清代徐松《登科记考》据此推测二人或为同族兄弟,若此说成立,则楚老生年当距仲儒不远。然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已辨明二者世系难考,此说终成悬案。

最耐人寻味者,当属《金华府志》所引《赤松山志》的片段记载:"楚老少时尝谒李绅于无锡。"考李绅贞元二十年(804年)始居无锡惠山寺读书,若楚老此时已能持卷问学,其生年或在贞元初叶。然此说孤证难立,正如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所言:"唐人生卒年失载者众,楚老生平恰如吉光片羽,存乎诗史夹缝之中。"

今观其《祖龙行》《江上蚊子》等诗作,沉郁处似经安史之乱余波,绮丽处又带元和体新风。或许正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某些诗人的生命,注定要隐入历史的雾霭,只留下诗句如星子,照亮后人揣测的目光。"常楚老的确切生年,终究随着唐代的月光,永远沉淀在长安的夜鼓声里了。

不详

常楚老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展现出文学才华

常楚老之诗才初显,正值唐文宗大和年间。其时洛下文人荟萃,楚老以少年之姿崭露头角,《唐才子传》载其"少负俊才,尤工歌诗",其作《江上蚊子》一诗竟得元稹叹赏,谓其"刺世之深,得风人之体",此事见录于《云溪友议》。

楚老早期诗作多讽喻时弊,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其与刘禹锡交游事:"楚老每赋新诗,必携至白尚书宅,与梦得(刘禹锡)共斟酌字句。"其《祖龙行》中"黑云兵气射天裂"之句,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瑰奇美丽主"之升堂者,足见当时诗坛之推重。

考《全唐诗》所存楚老诗十三首,其《骊山怀古》有"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号长生"之句,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作"寓兴亡之感于纤秾之词"。赵璘《因话录》更载李德裕曾手书此诗于平泉山庄屏风,曰:"楚老二十八字,胜史官万言。"

然其创作年月多不可考,唯《旧唐书·温庭筠传》附记云:"楚老大和末与庭筠同游江淮,日赋诗酒肆。"《北梦琐言》亦载段成式评其少年诗"如新淬匕首,寒光逼人"。此般记载,足证楚老弱冠之年已以诗鸣于世,其才情早发,实为晚唐诗人中罕见者。

不详

常楚老的部分诗作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流传

常楚老诗名之盛,见于晚唐文人交游唱和之间。李商隐《义山杂纂》曾载:"常楚老诗,如清溪白石,自然可爱。"此评虽简,足见其诗风在当时文人眼中已得清雅之誉。考《全唐诗》录其《江上蚊子》《祖龙行》等作,其中"飘摇挟翅亚红腹,江边夜起如雷哭"之句,尤显其体物入微、造语奇崛之才。

据《唐才子传》所记,楚老与杜牧、许浑辈时相过从。杜牧《樊川文集》中存《同常楚老寻寂上人院》一诗,有"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之联,可证二人确有偕游之谊。而许浑《丁卯集》中《酬常楚老见赠》更直言:"新诗满箧无人识,唯向金陵乞郡时",足见楚老诗作在当时已通过文人互赠方式流传。

《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载其轶事云:"楚老工诗,而性简傲。每成一章,辄投诸江中,曰'吾诗当遇知音者'。"此说虽近传奇,然可窥见其诗作传播之特殊方式。当时江南文士间遂有"捞得楚老诗者,可换一醉"之戏语,事见《云溪友议》。

考《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常楚老诗集》一卷,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尚见著录,后散佚。然宋初编《文苑英华》犹选录其《祖龙行》全篇,诗末"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之句,犹能想见其诗风之奇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曾记:"绍兴间,吴中旧书生犹能诵常楚老《江上蚊子》全篇",可见其诗作口耳相传之持久。

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列楚老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者,与贾岛、姚合同列。此评定位,正与其现存诗作中"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叫满枫林"(《湘川野望》)等句的清峭风格相合。元辛文房谓其诗"如孤鹤唳霜,清响彻云"(《唐才子传》),此喻可谓得其神髓。

不详

常楚老去世,具体年份不详

常楚老之卒年,史册所载甚略,然其生平鳞爪犹可于唐人典籍中窥见一二。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尝记:"常楚老,工诗,而性简傲",寥寥数语,已见其风骨。其卒岁虽不可确考,然据贾岛《哭常楚老》诗"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之句,参以《旧唐书·文宗纪》所载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后"禁军大掠坊市"的记载,可推其殁当在文宗朝后期。

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提及"常楚老辈十馀人,皆名士也",可知其交游皆一时俊彦。许浑《重伤杨攀处士》诗注云"攀自伤二子遽亡,又遭常楚老之逝",而杨攀卒年据考在会昌初年(841年左右),则楚老之卒当在此前数载。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六引《金华子》称:"楚老晚年贫病,诗益奇险",其《祖龙行》一诗被《全唐诗》收录时题注"大和末作",或为绝笔。

《新唐书·艺文志》载《常楚老集》一卷,注"字里阙,开成初卒",然开成年号(836-840)与前述考证相合。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据《永乐大典》引《苏州府志》,考楚老为元和十五年(820年)进士,若以唐人平均寿数推之,其卒约在五十许,恰符大和末至开成初之期。虽无碑传可徵,然综诸家记载,此公当殁于文宗朝末季,盖835年甘露之变后,840年武宗即位前,斯人已溘然长逝矣。

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祖龙一夜死沙丘, 胡亥空随鲍鱼辙。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

2025年07月05日

飘摇挟翅亚红腹,江边夜起如雷哭。请问贪婪一点心。 臭腐填腹几多足。越女如花住江曲,嫦娥夜夜凝双睩. 怕君撩乱锦窗中,十轴...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