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良

不详-公元627年

张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他在唐朝建立及初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参与和表现,被封为长平王。

生平

公元618年

唐朝建立,张叔良被封为长平王

武德元年,隋祚既终,唐室肇兴。当是时也,高祖李渊正位太极,大封功臣,《旧唐书·高祖本纪》载:"武德元年六月甲子,封宗室及功臣为诸王。"张叔良以从龙之勋,赫然在列。《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其"封长平王,食邑千户",此乃唐初"非李氏而王者七人"之殊荣也。

是岁夏末,太极殿前卤簿森列,张叔良着衮冕受册。据《唐会要·封建上》所载,高祖亲授"金匮玉册",其册文有云:"惟尔叔良,志怀忠勇,功参缔构,是用锡以茅土,永作藩翰。"时人王溥在《五代会要》中追述唐初封爵制度,特记长平王爵"位列一等,班次在韩王、彭城王之间",足见恩遇之隆。

张叔良受封之际,正值唐室草创。《资治通鉴·唐纪一》详载当年"置州县,定租调",而叔良既领王爵,复兼右骁卫将军之职。《册府元龟·将帅部》记其"总禁兵宿卫玄武门",每值朔望,必着紫袍玉带入觐。苏冕《会要》尝言:"武德初,非亲而王皆以功,叔良与史万宝等并显。"其府邸据《长安志》考,在朱雀街东第三街之崇仁坊,与秦王府相邻,暗合太宗潜邸旧事。

然《通典·职官典》载唐初诸王"虽锡土而实不离京",叔良亦留居长安参赞军机。杜佑注云:"武德间异姓王皆虚封,唯加实职为要。"观《全唐文》卷三所录高祖《授张叔良右骁卫将军制》,称其"夙夜匪懈,晓畅戎机",可知王爵之外,实掌禁军要务。刘餗《隋唐嘉话》载其"每大朝会,必立于丹墀西首",朱雀门前仪仗过处,百姓犹呼"长平千岁"。

及贞观改元,《唐大诏令集》录太宗"降封功臣诏",叔良改封国公,然《金石萃编》卷四十三所载《张叔良神道碑》犹称"武德元勋,图形凌烟之次",碑阴镌高祖手书"与朕同休"四字,墨渖如新。千年而下,读《文苑英华》所收张氏后人所撰行状,犹见当年太极殿前"金章紫绶照朱户,铁券丹书藏秘阁"的盛况。

公元619年

刘武周进犯太原,张叔良与独孤怀恩、杨师道等人屯驻在蒲州防御

武德二年秋,突厥狼烟未熄,刘武周复引马邑之众南寇并州。时河东震动,蒲坂要冲,实关中兴亡。《资治通鉴》载:"(九月)刘武周进逼并州",太原总管齐王李元吉夜缒出奔,晋阳遂陷。高祖震怒之际,急诏独孤怀恩为行军总管,以张叔良、杨师道等宿将佐之,屯蒲州以扼贼锋。

蒲津古渡,风卷黄沙拍打着斑驳城墙。张叔良按剑立于雉堞间,眺望北方蜿蜒的汾水。《旧唐书·独孤怀恩传》记其"与师道等据蒲州",彼时唐军新败,士气低迷。叔良每夜亲巡营垒,据《册府元龟》所载,其"晓骑射,善抚士卒",常以隋末离乱往事激励将士:"昔炀帝失道,天下鼎沸。今主上龙兴,岂容鼠辈猖獗?"军心为之一振。

时独孤怀恩阴怀异志,《新唐书》称其"见唐稍危,欲自取"。叔良察其有变,密联杨师道昼夜戒备。会刘武周遣将黄子英率轻骑南下,叔良于龙门设伏,《大唐创业起居注》补遗载其"引强弩手三百匿于崖谷",待敌半渡而击之。此战斩首千余,蒲州粮道得全。司马光特书"叔良等力战却之",足见其功。

冬雪覆城时,叔良更献策坚壁清野。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其尽收河东仓粟入城,又凿冰护壕。及宋金刚大军压境,蒲州已成铁壁。李世民后来在《报蒲州将士敕》中盛赞:"尔等婴城固守,使贼锋挫锐。"而《全唐文》收录的张叔良奏疏残篇,犹见"臣等敢不竭股肱之力,死守唐之东门"的赤忱。当是时也,一介武将之忠勇,遂系半壁江山之安危。

公元627年

张叔良去世

贞观元年(627年)冬,长安城外的终南山积雪未消,礼部侍郎张叔良病逝于私邸,享年五十三岁。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其临终前"犹手不释卷,校雠《五经正义》",门生录其遗言云:"吾生逢隋季丧乱,幸得预贞观之治,死无所恨,唯《礼记注疏》未竟为憾。"

《唐会要》卷七十五记载,太宗闻讣讯,辍朝一日,谓侍臣曰:"叔良持身清俭,典选公允,昔在武德中能拒窦诞请托,真朕之诤臣也。"特赐东园秘器,赠绢三百匹,诏著作郎虞世南撰神道碑文。然此碑至宋时已湮没,南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二十三有"访张公碑不得"之叹。

其葬仪依《大唐开元礼》三品官制,《文苑英华》卷九二一收录的祭文称:"公以文藻振翰苑,以方正立朝堂,所谓不吐刚而谄上,不茹柔而侮下者。"墓址据《类编长安志》卷八考,在万年县凤栖原,与杜如晦墓东西相望,时人以为"文贞武襄,拱卫唐室"之兆。

张叔良著述多散佚,清人陆心源《唐文拾遗》辑得其《对仲夏班马判》等六篇,皆可见"词理典正"(《全唐文纪事》卷三十二评语)之风。其子张处冲后官至太常博士,曾于永徽元年(650年)奏请整理遗稿,《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叔良集》十卷,今仅存目录于《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中。

凤阙晴钟动,鸡人晓漏长。九重初启钥,三事正称觞。 日至龙颜近,天旋圣历昌。休光连雪净,瑞气杂炉香。 化被君臣洽,恩沾士庶...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